第三節 威尼斯畫派的傑出代表提埃波羅(2 / 2)

1753年底,提埃波羅帶著極大的榮譽回到了威尼斯,為許多宮殿繪製壁畫,並於1756年被選為威尼斯繪畫、雕刻學院院長。1762年,他在兒子的陪同下來到西班牙的馬德裏,受到十分隆重的歡迎。他首先為王宮的王位大廳作天頂畫,名為《西班牙的凱旋》(完成於1764)。天頂畫完全是為了粉飾西班牙統治階級而作,所以受到西班牙宮廷的歡迎。雖然提埃波羅在西班牙所作的一些天頂畫是迎合貴族需要而作,畢竟也為死氣沉沉的西班牙宮廷藝術煥發了前所未有的生氣,並對18世紀西班牙宮廷畫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特別是後來對戈雅的藝術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啟迪作用。戈雅早期設計的壁毯畫稿在風格和色彩上與提埃波羅的作品很是接近。

提埃波羅還畫過一些風俗畫,畫幅尺寸不大,但卻別有風味。它們極為生動地反映了威尼斯日常生活情景。《米努埃特》、《狂歡節》、《走江湖的人》等便是這方麵的傑作。提埃波羅同時還是一位出色的銅版畫家。他的銅版畫黑白調子豐富而有變化,人物形象多種多樣,十分生動,而且還詼諧有趣。不過,他的有些銅版畫的內容卻讓人費解,好像蘊涵著哲理性和象征意義。《狂想曲》和《幻想與諧謔》是他兩組最著名的銅版畫係列,這些作品也為戈雅的版畫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威尼斯畫派還有一個突出的貢獻,就是在風景畫方麵的成就,尤其是專門描繪城市風光的風景畫在當時是獨樹一幟的。這類風景畫有一個專有的名詞“維都塔”(Vedma)。“維都塔”早在文藝複興時期就有,隻是到了18世紀才取得了重要突破,並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畫家。為首的是安東尼·卡納列(1697-1768)。人們長叫他的綽號“卡納列達”。卡納列達早年從父學畫,後來跟一位舞台美術家學習藝術,據說這個人善畫風景和城市建築,對卡納列達影響頗深。他的繪畫對英國風景畫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和推動,他也因在英國的卓著成就獲得英國皇家美術學院院士稱號。他在威尼斯建立了一個大作坊,這裏聚集著他的助手和學生。卡納列達的風景畫富有抒情色彩,表現了濃鬱的威尼斯地方特色。《威尼斯迎接法國大使》是他的代表作。此畫描繪了一個具體的曆史場麵,以威尼斯城作背景,人與景緊密結合在一起,呈現出節日的歡樂氣氛。

另一位威尼斯最著名的維都塔風景畫家是法·爪爾第(1712-1793)。他早年從父兄學畫,最初畫一些神話和宗教題材的作品,後受卡拉列達等人的影響改畫風景畫。他擅長作有城市建築和人物的風景畫,他善於外光的描繪,畫麵上有著銀灰的調子。在他的作品中,人們可見到潮濕的威尼斯天空,大氣在流動,陽光偶然從雲層中透過,照耀著這古老的水上之城,街上有幾個行人,匆匆走過,給畫麵增加了幾分生活情趣。《威尼斯庭院》、《威尼斯風光》、《總督府圓形拱門風景》等是他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