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喬爾喬內的田園牧歌(2 / 2)

喬爾喬內作為威尼斯畫派盛期的代表人物,出師後即以獨創的風格引入注目,他雖隻活了32歲,但對威尼斯畫派的影響很大。他是一位很有音樂修養的畫家,他的笛子吹得很好,他的繪畫作品中總能升騰音樂的旋律和節奏。《暴風雨》是他的代表作。此畫描繪的是:在古代建築遺址上,平坐著一位裸體少婦,肩上披一長巾,懷抱嬰兒哺乳,一個少年牧人在畫麵的另一個角落,注視這個場麵。畫家力求表現出在遙遠天邊暴風雨即將來臨,而眼前則是山雨欲來,溪水樹木浸潤著奇妙的光與色的景象,烘托出音樂般的豐富而協調的氣氛。關於此畫的題材與主題,研究者們眾說紛紜,無法弄清作者的初衷。此畫把人物置於風景中描繪,是西方繪畫在此以前第一幅純粹意義的風景畫。畫中人物與風景互為襯托,表現出一種靜中有動、動靜互為補充的氛圍。

《三個哲學家》相傳是喬爾喬內的作品。喬爾喬內與威尼斯其他人文主義者一樣,崇尚科學與哲學問題,他對古代世界文學藝術文物有強烈的興趣,對音樂和牧歌式場麵也十分愛好,這種愛好直接體現在他作品《三個哲學家》中。畫中的三個人物各有不同的行動和精神世界。那個老年人的形象是代表煩瑣哲學和形而上學,是中世紀哲學思潮的體現,畫家有意把他安排在畫麵的下端,是非常恰當的。那個中年穿東方服裝、頭上纏大頭巾的人,則應看做阿拉伯哲學和亞威羅伊派的體現。亞威羅伊派力求認識自然的外部現象,但對人的內心世界則予以忽略,這個學派代表了從瑣碎哲學到人文主義之間的中間階段,因此,這個人物在畫麵上所占的地位,和他的身份是十分相稱的。喬爾喬內熱烈地讚揚畫麵上那位年輕人,賦予他以朝氣蓬勃的詩意形象,他是進步的人文主義者的化身,也是藝術家的自畫像。可見喬爾喬內在構圖和刻畫人物內心情緒方麵的才能也是不可低估的。

塞巴斯蒂亞諾·公翁布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很有影響的畫家之一,他曾師從喬爾喬內,深受喬爾喬內那優雅甜美的風格所吸引。後來又師從米開朗基羅,刻意追求米開朗基羅那深沉、宏大如史詩般的恢宏氣勢和極富力量和藝術感染力的藝術表現手法。《拉撒路的複生》的創作即受米開朗基羅的指導,據說米開朗基羅應邀作大型祭壇畫時,把這項重任委托給他,並提供人物素描表示支持。所以風格酷似米氏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塞巴斯蒂亞諾並非原封不動地照搬其師風格,除此之外,喬爾喬內的那種優雅、從容的美學追求在此畫中也有著深深的烙印。此畫表現的是宗教題材,場麵巨大,人物眾多,均表現得十分具有個性,由此可見畫家非凡的、卓絕的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