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埃特魯斯坎美術(1 / 1)

意大利半島位於地中海西部,因亞平寧山脈橫穿其全境而得名亞平寧半島。這個半島北臨阿爾卑斯山,三麵靠海,地理環境十分獨特。與傑出的愛琴文化相比,亞平寧半島與其鄰近諸島的早期文化缺乏特色,然而埃特魯裏亞人登上了曆史舞台後,使意大利美術大放異彩。埃特魯斯坎人是意大利半島埃特魯裏亞地區的古代民族,關於其來源,目前尚無定論。埃特魯斯坎美術的繁榮時期是在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在建築、雕塑、墓室壁畫及工藝方麵都有不俗的成就。

從一些考古資料證明,埃特魯斯坎的土木建築十分發達。券拱運用在宏大的神廟建築上,是埃特魯斯坎人的創舉,也是其建築藝術的輝煌成就之一。這些神廟建築雖然或多或少受到希臘神廟的影響,然而絕對不是希臘神廟的簡單模仿,從其建築形製到建築雕刻風格,都屬於古代意大利的樣式。

這些神廟的共同特點是:都有較高的台基,建築都呈長方形,窄的一麵是正麵,正麵即前方有柱廊,後部則是封閉的空間,這一空間就是供奉神靈的大殿。在神廟的上方,有三角形的山牆,山牆的邊緣和角上都有陶塑裝飾,有的神廟的屋脊和山牆都有裝飾。埃特魯斯坎神廟的特點後來被羅馬的神廟(如萬神廟)所繼承和發展。

雕塑是埃特魯斯坎美術的精華所在,無論數量還是藝術水平堪稱獨步,分石雕、陶塑、青銅、圓雕及浮雕,也有不少與工藝品結合為一體。其中青銅雕刻藝術成就與史料價值最高。埃特魯斯坎早期的雕刻多取材幹希臘神話,也有表現現實人物的,風格以古拙取勝。《母狼》是埃特魯斯坎人創作的青銅雕刻的典範之作,其聞名於世,以至直到今天,意大利的羅馬市還將它作為市徽。

《母狼》創作於公元前500年前後,取材於古羅馬建城的神話傳說。傳說特洛伊戰爭後,特洛伊王子逃到意大利半島台伯河入海口的一個拉丁人王國,並被招為女婿。其後代創建了阿爾巴城,世代相傳。傳到努米托雷為王時,他的弟弟阿穆利奧篡奪了王位,並將兄長驅逐出境,將侄女西爾維亞逼為女祭祀。後來,女祭祀與戰神生下了一對孿生兄弟——羅慕洛和瑞穆斯。

篡位者聞悉後,殺死女祭祀,將一對孿生嬰兒狠心拋入台伯河。幸好河水神秘下降,孿生嬰兒被擱淺在沙灘,嬰兒淒厲的哭聲引來了一隻母狼。母狼用自己的乳汁養育了嬰兒。他們長大後,逐漸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便勇敢地殺死仇人,迎回外祖父,創建了羅馬城,最後由羅慕洛充當了羅馬城的統治者。埃特魯斯坎人便是根據這一充滿傳奇色彩的傳說創作了這一結構嚴謹、高度寫實的青銅雕像,它滲透著強烈的民族情感,最為引入入勝的是它那既寫實又生動的藝術表現手法,在某種程度來說,甚至超過古希臘的雕刻而無不及。

埃特魯斯坎墓室壁畫以其現實生活性取勝,這與埃特魯斯坎人信仰死後仍能享受歡樂生活有關。目前發現有壁畫的古墓有60多個,其中20多個古墓壁畫保存得比較完整。就目前所有的壁畫遺跡的藝術性與生活性來看,埃特魯斯坎墓室壁畫是世界古代繪畫的珍貴遺產。

埃特魯斯坎工藝美術以金屬工藝著稱,許多青銅工藝品、金銀首飾、金屬器皿極富特色,並大受外國人喜愛。其中青銅工藝種類多、用途廣、製作工藝精湛,形製包括青銅雕刻、多枝吊燈、青銅燭台等,其精美貴重體現了當時的貴族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