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庫”出版前言(1 / 1)

“中國文庫”主要收選20世紀以來我國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科學文化普及等方麵的優秀著作和譯著。這些著作和譯著,對我國百餘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過重大積極的影響,至今仍具有重要價值,是中國讀者必讀、必備的經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時代震撼智慧的學論、啟迪民智的典籍、打動心靈的作品,是時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寶,均應功在當時、利在千秋、傳之久遠。“中國文庫”收集百餘年來的名著分類出版,便是以新世紀的曆史視野和現實視角,對20世紀出版業績的宏觀回顧,對未來出版事業的積極開拓,為中國先進文化的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做出貢獻。

大凡名著,總是生命不老,且曆久彌新、常溫常新的好書。中國人有“萬卷藏書宜子弟”的優良傳統,更有當前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時代要求,中華大地讀書熱潮空前高漲。“中國文庫”選輯名著奉獻廣大讀者,便是以新世紀出版人的社會責任心和曆史使命感,幫助更多讀者坐擁百城,與睿智的專家學者對話,以此獲得豐富學養,實現人的全麵發展。

為此,我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統領,堅持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以登高望遠、海納百川的廣闊視野,披沙揀金、露抄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賾索隱的嚴謹態度,投入到這項規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來。

“中國文庫”所收書籍分列於8個類別,即:(1)哲學社會科學類(哲學社會科學各門類學術著作);(2)史學類(通史及專史);(3)文學類(文學作品及文學理論著作);(4)藝術類(藝術作品及藝術理論著作);(5)科學技術類(科技史、科技人物傳記、科普讀物等);(6)綜合,普及類(教育、大眾文化、少兒讀物和工具書等);(7)漢譯學術名著類(著名的外國學術著作漢譯本);(8)漢譯文學名著類(著名的外國文學作品漢譯本)。計劃出版1000種,自2004年起出版,每年出版1至2輯,每輯約100種。

“中國文庫”所收書籍,有少量品種因技術原因需要重新排版,版式有所調整,大多數品種則保留了原有版式。一套文庫,千種書籍,莊諧雅俗有異,版式整齊劃一未必合適。況且,版式設計也是書籍形態的審美對象之一,讀者在攝取知識、欣賞作品的同時,還能看到各個出版機構不同時期版式設計的風格特色,也是留給讀者們的一點樂趣。

“中國文庫”由中國出版集團發起並組織實施。收選書目以中國出版集團所屬出版機構出版的書籍為主要基礎,逐步邀約其他出版機構參與,共襄盛舉。書目由“中國文庫”編輯委員會審定,中國出版集團與各有關出版機構按照集約化的原則集中出版經營。編輯委員會特別邀請了我國出版界德高望重的老專家、領導同誌擔任顧問,以確保我們的事業繼往開來,高質量地進行下去。

“中國文庫”,顧名思義,所收書籍應當是能夠代表中國出版業水平的精品。我們希望將所有可以代表中國出版業水平的精品盡收其中,但這需要全國出版業同行們的鼎力支持和編輯委員會自身的努力。這是中國出版人的一項共同事業。我們相信,隻要我們誌存高遠且持之以恒,這項事業就一定能持續地進行下去,並將不斷地發展壯大。

“中國文庫”編輯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