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沈祥知道自己如今過目不忘之後,便將自己的目標定在了走科舉的道路。一本《明心寶鑒》沈祥已經看完了,這《明心寶鑒》並不是太難,沈祥已經完全明白。諸如其他蒙學讀物《三字經》、《千字文》之類的沈祥也隻不過是大致翻看了一下便放下了。
這類啟蒙讀物教育的多是處事待物的道理,並沒有別的什麼。一般考試也不會考這些東西的,科舉考試考的一般就是儒家經典。接下來沈祥便拿起了四書五經,這四書五經對於沈祥並不陌生。但是,沈祥也不過是對它們的名字比較熟悉罷了。最熟悉的莫不過於論語了,當年上初中和高中時就學過不少。
沈祥借著微弱的燭光,翻看著《大學》。這本《大學》乃是由南宋的紫陽先生編排整理出來的《大學章句》,是如今文人必讀的讀物。這紫陽先生不是別人,正是著名的理學家朱熹。沈祥如今過目不忘,對於這本《大學章句》沒用多長的時間便已經通讀完畢,其中的每一段每一句都烙印在了沈祥的心間。
讀完了《大學章句》,沈祥卻不由得苦笑起來。自己如今雖說是過目不忘,但是在科考這條道路上還是困難重重啊!過目不忘又如何?古往今來,天資聰穎者不在少數,能夠一目十行,過目不忘者也不是沒有。但是,他們又何嚐逢考必過。能夠金榜題名呢?
記住是一件事,理解又是一件事。能夠過目不忘,並不代表能夠完全理解書中的東西。反正,裏麵好多東西沈祥都是不太了解。在書架上又找尋了一番,沈祥拿起來了一本《四書章句集注》,這也是朱熹先生所著。
這本書顯然有著一些年頭了,沈祥小心翼翼的翻開書研讀起來。不知道過了多久,屋內突然一下子黑了,把正在專心看書的沈祥驚醒。
“原來是蠟燭被風吹滅了!”沈祥又將蠟燭點燃,那微弱的燈光又慢慢的亮了起來。沈祥起身,發現自己的身體都有些僵硬了。已經不知道看書看了多久,半邊身子都發麻了。
沈祥鬆散了一下筋骨,疲倦之感湧了上來。
起身將窗子關住,沈祥又坐回了椅子上。
“多久沒有這麼看過書了?”沈祥心中問著自己,“是三年?還是五年?”
隨後沈祥又搖了搖頭,暗歎自己似乎已經融入到了一個為科舉而努力的書生身份。
輕輕的將書放回到書架上,看著房內燭影搖紅,寂靜的聽不到一絲聲音,突然感到十分的愜意。
“紅袖添香夜讀書。”沈祥的腦中突然冒出了這句話來,不過如今房內卻是沒有佳人。這書房中,甚至連那個長柄香爐都是滅著的。這句話在此時看來,實在是有些太不合時宜了。
將一切東西都收拾好,沈祥拿起燭台,推開書房的房門,向著臥室走去。
此時此景,沈祥卻又想起來另一句話來。“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走在廊道中,手持蠟燭,夜已經深了,此時不正是秉燭夜行嗎?
輕輕的推開臥室的房門,將燭台放在桌子上。弟弟沈涼已經睡熟了,根本沒有發覺沈祥進入屋來。沈祥此時十分乏困,重生到這大明朝,沈祥還沒有好好的睡過一覺。
吹滅蠟燭,去除衣衫,沈祥躺倒床上,不一會便睡著了。
等第二天沈祥醒過來的時候,太陽已經升的老高了。旁邊早已經不見了弟弟沈涼的身影,想來是去私塾上學去了。
沈祥梳洗完畢,用了點點心,便準備去向母親胡氏請安。誰知道母親卻是出去采購一些東西,說是過兩天要去龍興寺拜佛。因為,佛祖壽誕快要到了。
四月初八,便是佛祖日。算算日子,今天已經是四月初四了。
母親既然不在,沈祥也沒有什麼事情要做,便又去了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