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一夢”與“黃粱夢”在詞義上很近似,都是比喻人世虛幻如夢、富貴過如浮雲。現在多用於比喻虛幻不實的事和欲望的破滅猶如一個夢。
黃粱夢是中國古代著名典故,出自唐朝沈既濟《枕中記》。說是盧生在邯鄲客店中遇上道士呂翁,呂翁從囊中取出一個枕頭,對盧生說:“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誌。”盧生枕著這個枕頭做了一個夢,夢中享盡人間富貴榮華。等他夢醒後,店主蒸的黃粱飯還沒有熟。
“南柯一夢”,源自唐人李公佐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中記載的一個故事。
李公佐,唐代小說家,字顓蒙,隴西(今甘肅東南)人,舉進士。憲宗元和年間為江南西道觀察使判官。八年春被罷職。滯留於上元、常州、蘇州一帶,至十三年夏,始歸長安。著有《南柯太守傳》,其主要內容如下。
東平人淳於棼,家有巨資,在江南一帶是個仗義行俠的人。他喜歡喝酒,精通武藝,曾經在淮南節度使部下當副將,由於酒後撒瘋,冒犯了主帥,不僅受了斥責,還被革了官,很不得意。他家住在廣陵郡(今江蘇揚州)以東十裏的地方,住宅南麵有一棵極大的古槐樹,枝幹又長又密,綠蔭沉沉,蓋住了好幾畝地麵。淳於棼天天和他的豪俠朋友在這槐樹底下喝酒。
《南柯太守傳》記載:“貞元七年(公元791年)九月,因沉醉致疾。時二友人於坐扶生歸家,臥於堂東廡之下。”“昏然忽忽,仿佛若夢。見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國王遣小臣致命奉邀。’”他們把淳於棼扶上馬車,向古槐樹的螞蟻洞口奔過去,到了槐安國。在槐安國他娶了“金枝公主”為妻,做了駙馬。金枝公主“年可十四五,儼若神仙。交歡之禮,頗亦明顯。生自爾情義日洽,榮耀日盛,出入車服,遊宴賓禦,次於王者。”
後來國王任命他為南柯太守,他上任時,南柯郡裏的大小官員、和尚道士、父老士紳、樂隊、管車的差役、武衛人員、準備好的太守的花車,都爭先來迎接。歡迎的人群擠得滿滿的,鍾鼓敲奏聲音喧鬧,隊伍排了十多裏長,淳於棼好不得意。到任之後沒多久,淳於棼郡中治理得很好。他做了二十年太守,夫妻生了五男二女。全家榮華富貴,盛極一時,當時沒有人能及得上他。
有一年,檀蘿國興兵來犯南柯,他奉命率師出征,卻大敗而歸。不久,他的夫人病故。國王從此不再信任他。一日,國王對淳於棼說:“卿離家多時,可暫歸本裏,一見親族。諸孫留此,無以為念。”淳於棼被送了回來。到家後突然驚醒了,這時已經沒有槐安國了。隻見家裏的仆人正拿著掃帚打掃庭院,兩個朋友正坐在榻邊洗腳,斜陽正照在西牆上,杯中剩酒還放在東窗窗台。他在夢裏已經過一世了。
他按夢境尋找大槐安國,原來就在大槐樹下有一個螞蟻洞,大概這就是所謂“大槐安國”的國都和王宮。再往旁邊一看,有一條孔道直通向南,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南柯郡”了,於是就有“南柯一夢”的說法,並流傳至今。
呂南公《西鳳詩》:“今雖未借邯鄲枕,昔曾屢歎南柯夢。”
邯鄲夢也好,南柯夢也好,這都是虛無縹緲的。做人要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是永遠得不到的,到頭來隻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