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上最高的地方(1 / 2)

珠穆朗瑪峰

它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座山峰,終年積雪,滿目都是冰川和雪山;它高貴聖潔,卻又充滿了神秘的氣息,千百年來,無數人想要去征服它,要去山巔一睹它的風采,卻有很多人在山腰殞命,永遠地葬身在大雪之下。因此,眾多的探險愛好者和登山愛好者,將征服珠峰當作了人生的終極目標。

征服珠峰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據2005年5月22日中國公布的數據,它的海拔是8844.43米,是地球的最高點,被譽為萬山之尊、地球之巔。它位於中國和尼泊爾的邊境,橫跨兩國,也就是說,它的北坡在中國的西藏境內,南坡則在尼泊爾,是一座真正的世界性高峰。

談到珠穆朗瑪峰,很多人的腦海裏會自然地浮現出一個關鍵詞——攀登。是的,人類有征服的欲望,有天生的好奇心,越是難以征服的絕地,越想去一探究竟,看看它到底長什麼樣。然而,我們也不得不說,珠峰就是因為人類不斷的攀登和征服欲望顯得更加神秘,更具魅力。一如美女,如果沒有眾多追隨者,她的美麗必將大失其色。

對科技發達的今天而言,征服珠峰實際上已並非難事,如沒遇上特殊情況,一般也不會有生命危險。然而,在人類曆史上,攀登珠峰的記憶無疑是慘痛的。據相關資料顯示,在過去的五六十年裏,攀登珠峰的死亡率為9%,這個數據說明,有許多人在進入這座神秘的高峰後,再也沒有回來。

征服珠峰的難度除了高度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氣候。即便是在登山者認為的攀登最佳時期6月至9月,它的平均氣溫也在零下27℃,風力每秒81千米。換在其他時候就更可怕了,氣溫可以達到零下73℃,瞬間能把人體凍成冰塊,而風力在最大的時候每秒將近190千米。珠峰上麵天氣變化無常,如果運氣不好或者上山前沒有預測清楚天氣,在山上正好遇上惡劣環境,必死無疑。更重要的是海拔越高,空氣中的含氧量就越低,體能略差的人,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虞。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登頂之難,可想而知。但是在攀登路上,不管是死亡的、幸存的,還是成功的、失敗的,他們敢於挑戰極限,便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在珠峰的攀登史上,人類首次征服珠峰是在1953年,然而根據不完全統計,在1921年便有人前去攀登。這首次去吃螃蟹的是英國人,他們第一次所抵達的高度是6985米。次年,還是英國的一支登山隊,他們取道西藏,從北坡進入,穿越北坳去征服珠峰,可那次登頂卻成了人類征服珠峰史上首次慘痛的記憶。

事實上北坡的氣候相對於南坡而言更為惡劣,而北坳可以說是死亡地帶。那裏的海拔在7000米左右,坡度為70度,相當陡峭,最為危險的是在這條陡坡上覆蓋著大量的積雪,有些地方如同無底洞一般深不可測,是珠峰上麵最容易發生雪崩或者冰崩的地方。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要穿越這樣一個死亡地帶,難如登天,因此,那一次登頂以死亡7人而失敗告終。

到了1924年,還是英國的登山隊,而且還是從北坡進入,再次嚐試登頂,因失蹤1人而宣布放棄。雖然他們依然失敗了,但是英國人的毅力著實讓人欽佩。連續嚐試三次失敗後,在1933年,他們第四次組織登山隊,還是從北坡而進,再次出發,將從哪裏跌倒在哪裏爬起來的頑強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一次他們共有16人參加,雖然最終還是沒有成功,但是卻找到了1924年那位失蹤隊員的屍體。

英國人似乎跟珠峰較上勁了,連續四次失敗之後,1934年,有一位叫米·威爾遜的英國人獨自一人駕駛一架小型飛機進山,想借助飛行器登頂。這想法是不錯的,既然憑人力上不去,那就用飛機吧,不管用什麼方法上去的,隻要能到達那塊處女地,就算是登頂了。可偏偏運氣不佳,飛機在中途壞了,墜了下來,所幸的是人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