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概念的分析,我們知道,離開概念,非純語言學意義上的,我們人類就無法有效識別自然界和人自身,就無法繼續繁衍和進步,失去概念就失掉了人類自身。概念形成的過程,就是人類在長期的演進中對自身的明確(但不一定就是正確)評價,有了概念,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人。而概念的不斷變遷,正是人類對自身價值衡量的體現。或者嚐試著概括為:概念及其衝突構成了人類文明。人類社會的最大進步在於通過概念衝突認識到自己的利益和價值追求到底是什麼。
對於同一事物賦予不同的概念並根據不同的定義行事,這就是概念衝突。外在地,它表現為文字,本質上,它是人對自身價值和相關利益的需求,從溯源上講,它比任何一種理論學說都早早地存在。自從人類出現那一天起,概念衝突就客觀地存在了,如果使這種說法更容易被接受,至少,它就與人類潛意識一起存在。
演進到現代社會,概念衝突相應地發展到一個更高的層級。國家、政府、利益集團、少數族群、小幫派和個人紛紛登上舞台,開始了一場規模宏大的、以文字和示威遊行甚至訴諸武力為載體的、以實現各自利益為目的的概念“大會戰”。也正是通過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概念衝突,公平、公正、正義和其他人類的發展目標才能更接近“真理性”地浮現在人們麵前。與此同時,概念的專製和壟斷也隨之出現。
為什麼會出現概念專製(或稱壟斷)呢?人類必須為此檢討。一方麵,我們強調安全,這就必須有秩序,於是我們就創造出了法律、國家、代議製和官僚,作為我們不願看到的現象,概念專製也隨之憑借武力和欺騙出現。等我們試圖去全麵解釋人民心中那個概念時,我們才發現,阻力竟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人民的表達隻能被部分地被接受或者幹脆被拒之門外,當基於自由的力量引起的憤怒無法控製時,革命和流血就不可避免了。但是,高度分散、利益多元的現代社會很難在短時期內聚集足以有效的力量推翻專製的概念,而且,此種代價不菲。因此,概念專製和反專製就逐漸成為影響人類社會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概念專製的出現,是人類惰性和權力濫用的雙重結果。人們安於現狀、缺乏深度的思考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天性,使得我們在以概念形式的認知方麵阻力重重,以至於我們的思想沒有或很難與自由結合起來,追求真實與自我概念壓製往往刀槍相見。
即使保持概念的相對穩定是人類社會所必須的,但是,我們斷然不能忘記人類自身在於創造,在於人類的根本利益,這就必須適時提請全民對影響社會走勢的基本概念進行檢討、公決。惟有這樣的決心和力度,才能有效防止概念專製和現實的奴役,才能充分發展人類的天性,才能在最終意義上實現人類社會的長遠、和諧發展。
三、關於社團組織
為什麼會有社團組織?因為人類群居和自保的天性使然,在法律上體現為結社權。社團組織與政黨的根本區別在於社團組織不謀求政治的主導地位和分享國家權力,而強調現實的利益及其最大化,在規模上較小,在組織結構上一般比較鬆散。在法律規範上,對政黨的管理比對一般社團組織的管理要嚴格得多。一般意義上的社團組織和政黨交互作用,是構建現代民主法治社會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或者說是核心要素。
上述闡述及識別,是一般意義上的,不能否認一國基於傳統和文化而出現的不同或例外。對於社團組織的全麵認識,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麵開始:(1)社團組織和結社自由對於人的存在和發展究竟有多麼重要的意義;(2)對於社團組織和政黨的作用,一個國家和民族是否真正注意到了;(3)基於認識上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措施究竟會產生怎樣的效果;(4)相關的思考或檢討是否業已開展且深度如何;(5)是否有一套規律或經驗可供我們總結和利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