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依法治校的理論和實踐(3 / 3)

(四)全麵推行校務公開製度,加強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近年來,隨著高等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製度不斷完善,各級工會組織也不斷壯大和發展,有力地保證了教職工對學校重大事項決策的知情權和民主參與權,切實保障了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凝聚力。高等學校應逐步全麵深入推進校務公開製度,重要決策、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職工利益的其他事項,都應及時向教職工進行公開。對涉及到學生獎學金、助學貸款發放、緩交學費及重修費、轉專業、考風考紀、學生食堂管理、教職工住房、醫療等涉及學生和教職工根本利益的問題,尤其要做到事前公開、過程公開和結果公開。隻有解決了許多涉及師生切身利益的問題,對推進依法治校,維護學校穩定,加快學校事業發展才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積極開展法製教育活動,提高師生法律素質

廣大教職工特別是管理幹部法律素質和依法辦事能力的提高,是依法治校工作取得成效的關鍵。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閉路電視、廣播、網絡等開展各種形式的法製宣傳教育活動,舉辦法律知識培訓班及專題法律講座,普及包括教育法律法規在內的相關法律知識,宣傳和講解學校規章製度,增強師生遵紀守法的意識,提高師生的法律素質,為推進依法治校創造良好的條件。

作為實施依法治校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學校應高度重視和加強教職工特別是管理幹部隊伍的法製教育和培訓。學校應結合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突出問題,以及依法治校工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定期為各級幹部開辦法律講座,並進行現場答疑和谘詢,以提高管理幹部的法律素質,增強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積極促進幹部學法用法,使依法執教、依法行政、規範管理成為教師和幹部的自覺行為。

高等學校應該在學生中開展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法製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開設法律基礎課、邀請法律專家做專題講座、組織學生外出參觀學習、設立“模擬法庭”、舉辦法律知識競賽等,在學生中普及法律知識;從入學教育入手,在新生中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和法製教育。增強了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製觀念,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素質和能力。

總之,經過幾十年來的實踐和探索,特別是實施依法治國和科教興國戰略以來,我國各高校基本建立了依法自主辦學、科學民主決策、依法行政、規範管理的製度體係和機製,高校師生員工的法律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依法治校正在成為高校的自覺行為。高等學校要緊密圍繞國家“十一五”發展目標,結合建設創新型國家,堅持依法行政,規範管理,進一步加大依法治校的力度,積極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製度,不斷完善校內師生權益救助渠道,依法保障教師和學生的合法權益,把依法治校工作不斷推向深入,為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創建良好的法製環境。

參考文獻:

[1]張樂天,《教育政策法規的理論與實踐》,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2][美]布魯貝克,鄧繼偉等譯,《高等教育哲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應鬆年,《行政法新論》,中國方正出版社,1995.

[4]孫霄兵,《把握關鍵環節提升依法治校水平》,《中國高等教育》,2003(17)。

[5]劉德利,《略論“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中國高教研究》,2003(2)。

[6]陳立鵬,《中國教育法律解讀》,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