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多黨合作的政治製度
認真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正確理解中共與民主黨派的關係,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製,關鍵在於執政黨。在新的曆史時期,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還須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努力:
第一、要在全黨廣泛進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製的教育。由於中共黨內長期受“左”的錯誤思想的影響,至今黨內一些同誌包括一些領導同誌對各民主黨派缺乏正確的認識,對民主黨派與中共合作共事、風雨同舟的曆史不了解,致使他們對多黨合作的製度不理解,對“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貫徹不力。因此,必須在黨內由上而下,多層次、多渠道地廣泛進行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製的宣傳教育,使全體黨員都能自覺、認真地貫徹落實十六字方針。
第二、要主動做到開門納諫,歡迎監督。中共要積極創造條件,支持民主黨派對黨和政府的幹部和工作進行民主監督。要鼓勵民主黨派積極提意見、要求、批評和建議。使各級黨委充分認識到多黨合作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進行政治體製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一定要使這種民主監督製度化、經常化。
第三、要切實尊重民主黨派在憲法範圍內的政治自由、組織獨立、法律地位平等的權利。中共和各民主黨派都是我國憲法承認的合法政黨,都在憲法的範圍內活動。中共對民主黨派的領導,主要是政治領導,是路線、方針、政策的領導。領導的方式是通過民主協商,使黨的政治主張為民主黨派所接受,民主黨派的意見為中共吸收,成為路線、方針的一個組成部分。應當讓民主黨派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和活動,黨組織不要也不能包辦代替。
第四、中共與民主黨派要堅持求大同存小異。中共與民主黨派有大同,就是兩者的政治目標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為建設富強、民主的國家而努力奮鬥著。有小異,就是中共與民主黨派地位不同,發展的範圍和對象不同,聯係的人群不同。民主黨派可以發揮自身的優勢,更好地為民主政治建設貢獻力量。
第五、要為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創造條件。各級黨委要主動邀請他們參加協商會、通報會,使他們知情而後才能出力。各級人大代表中要堅持有一定比例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要在政府和司法係統積極選拔比較符合條件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到領導崗位上來,同時對黨外幹部要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膽使用,思想上經常溝通,做到一視同仁。
綜上所述,我國的政黨製度是深深根植於中華大地而盛開的一朵奇葩,它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政治製度,它避免了現有的其他政黨製度存在的缺點和弊端,它充分地調動了我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同時又有利於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從而為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國家,為構建和諧社會,為真正體現“讓每一個人成其為人”的憲法精神提供了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中國民主同盟60年》,群言出版社,2001.
[2]宋玉波,《民主政治比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
[3]劉俊塵,《走向政治文明的民主》,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4][美]科恩,聶崇信、朱秀賢譯,《論民主》,商務印書館,2004.
[5]穀春德,《人權、民主、法製論叢》,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