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裏希特霍芬擔任了第一狩獵大隊指揮官,換裝了新型Dr-1型飛機,並塗上紅顏色和螃蟹圖案,更加如虎添翼。在數量上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他們采用了一種叫做“空中馬戲團的”戰術,數架飛機編成圓圈隊飛行,每架飛機攻擊前方飛機的同時都有另一架飛機做掩護,猶如馬戲團的表演,故而得名。
1918年4月21日,這是一個難忘的日子,作為曾擊落協約國飛機80架的王牌飛行員,他的紀錄終止了。
在這天,裏希特霍芬率領9架福克飛機巡邏時同加拿大飛行員布朗率領的15架飛機遭遇,一場血戰不可避免地展開。戰爭後期協約國的飛機性能和飛行員素質都有了較大的提高,混戰中德軍飛機一架一架被擊落,殺紅了眼的裏希特霍芬緊緊咬住一架敵機不放,布朗看到危險,立即趕來對準這架紅色三翼戰鬥機的尾部進行了幹擾性攻擊,激動的裏希特霍芬轉過頭來就撞向布朗,布朗急忙向右避開。二人翻翻滾滾地纏鬥在一起,旗鼓相當,不一會雙方的飛機都負了傷,但未喪失戰鬥力。
聰明的布朗且戰且退,將空戰引入己方上空,裏希特霍芬緊追不舍,在100米的高度上,協約國地麵士兵用步槍和機槍對他猛烈射擊,這突如其來的攻擊命中了裏希特霍芬,他頭部中彈,飛機墜毀在戰壕裏,此時,是上午10時35分。
盡管英國和加拿大為是誰擊落的裏希特霍芬而爭吵不朽,但他們還是共同為這位帶來深重災難的敵人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以示對他的尊敬。
噩耗傳到德軍,引起了更加強烈的震動,他們難以相信裏希特霍芬竟然會被擊落,甚至有人瘋狂地計劃用20個師的兵力5000門大炮去搶回他的屍體。德國人後來為裏希特霍芬建造了一個博物館,建築原料全部是由戰利品拚湊而成。戰後重建的新德國空軍中,他的名字被用於命名第一個噴氣式戰鬥機聯隊——第71聯隊,二戰中德軍頭號王牌埃裏希·哈特曼任首任隊長,該聯隊至今仍保留在統一德國空軍的序列中。
他的堂弟(Wolframvon Richthofen),後來成為納粹德國空軍元帥。
黎希浩芬:納粹德國空軍元帥,也翻譯作裏希特霍芬
出生時間:1895晉升元帥時間:1943.2.17最後職務:第2航空隊司令。死亡時間1945.7.12死於美戰俘營。
他於1895年10月出生於西裏西亞施蒂爾高州的巴爾茨多夫。父親是一名皇家侍從官。裏希特霍芬從縣立高中畢業之後,就開始從軍。1913年見習於西裏西亞驃騎兵第4團,同年晉升少尉。一年後隨團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冬季,他被派往哈雷航空學校受訓,結業後調到其堂兄曼弗雷德指揮的戰鬥機大隊服役。曼弗雷德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聞名於世的德國飛行員。在這個飛行大隊裏,裏希特霍芬前後共擊落敵機7架。
戰爭結束後,裏希特霍芬退役並進入漢諾威大學學習機械工程。1923年,當他參加特許工程師考試及格後,以少尉軍銜重新入伍,加入了擁有10萬人的德國陸軍。
1929年他晉升為上尉,並擔任德國駐意大利使館武官,實際上是秘密的軍事飛行組代表。1932年回國後,被派往駐漢諾威的技術兵第4汽車運輸大隊服務。這一年,他在柏林工業大學獲得工程博士學位。1933年,他調到新成立的航空部,與格萊姆和施佩勒共同從事空軍的組建工作。三年後晉升中校,並任航空部將軍施佩勒的參謀長,隨“兀鷹派遣軍”赴西班牙作戰。
1938年,裏希特霍芬晉升上校,任駐呂內堡的航空大隊大隊長。9個月後又前往西班牙接替施佩勒的指揮職務並晉升少將,這一任職絕非偶然。國防軍在對西班牙的戰鬥中首次將新試製的武器用於實戰,通曉現代技術知識的裏希特霍芬理所當然地擔任了這支軍隊的指揮。1939年回國後,他獲得了德國的參戰西班牙鑽石十字勳章和西班牙的金質“軍事勳章”。5月21日,他的“兀鷹派遣軍”在凱旋的軍樂聲中通過柏林的勃蘭登堡凱旋門時,受到了希特勒的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