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幹維爾島戰役的戰爭時間1943年11月至1944年11月。1944年11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占領了布幹維爾島之托洛基納美軍第93步兵師之士兵在布幹維爾島追蹤日軍角附近之日軍據點1943年11月1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師攻擊駐守在布幹維爾島托洛基納角之日本第17軍。盟軍之目的是在奧古斯塔皇後灣一帶建立灘頭陣地,陣地內建有機場。當時,盟軍未有任何計劃占領領整個布幹維爾島。11月1日至2日,日本海軍曾企圖於奧古斯塔皇後灣戰役中攻擊盟軍,但歸於失敗。及後,日軍亦企圖攻擊盟軍灘頭陣地,但亦歸於失敗。1944年3月19日,亞美利加師攻占260號山頭。1944年5月1日,美軍第93步兵師之士兵在布幹維爾島追蹤日軍接下來,戰事被延長及進入小規模叢林戰,雖然瘧疾及其他熱帶病流行,但美國海軍依然擴展其灘頭陣地,之後由美國陸軍亞美利加師接防。1944年3月9日至3月17日,日軍從島上發動反攻,但遭受慘重損失,之後日軍撤入內陸防守。
日軍外援斷絕,因此種起蔬菜。而美軍就增派第93步兵師加強封鎖,同時集中力量建設灘頭陣地內的3條飛機跑道,以增強對其他日軍據點之空中攻擊。1944年11月至1945年8月在島山之盟軍軍醫救護受傷之盟軍士兵。1944年10月至12月間,美軍將防務移交澳大利亞第2軍,第2軍屬下之澳大利亞第3步兵師及第11旅駐守布幹維爾島,另外,第23旅進駐附近島嶼。盟軍其後發動新一輪進攻,在北麵將日軍趕入諾斯半島;同時將日軍之主力封鎖在島之南部。1945年4月5日,駐守島上之澳大利亞士兵注視前方可能出現之日軍1945年8月21日,駐守布幹維爾島上之日軍向盟軍投降島上的日軍總指揮是今村,他認為美軍在托羅基納的登陸隻是暫時,以後一定會集中兵力攻打布卡。他沒有組織布幹維爾島南部的15萬日軍反攻,卻把主力調到島北麵的布卡。
11月25日,美軍占領托羅基納河西岸的山頭。這些新陣地和美軍外圍防線之間有一條沼澤。美軍在深深的汙泥中掙紮。有剌的蔓草把衣服和皮膚劃破。夜晚,美軍把槍掛在樹幹上,人站在深過腰部的泥水中休息。
一天前進300米已經疲憊不堪了。而美軍先頭部隊僅靠124輛履帶登陸車運送食物、水和彈藥。
這時,最重要的事情是修建機場,由8個海軍工程營和1個新西蘭工程旅負責,少數陸戰隊工程人員也參加了修建工作。在沼澤地上修建機場很困難,推土機經常陷入泥水中。
機場是沼澤地中惟一的幹地,許多人到機場上休息,影響了機場的修建進度。12月10日,機場終於修建完畢,一些飛機降落了。17日,這個機場被用來中途加油,去轟炸臘包爾。
日軍軍官們在臘包爾爭論著美軍到底要幹什麼?是堅守托羅基納角還是向島上進攻?布幹維爾島上的今村認為美軍會向布因進攻,因此他圍繞布因建立了防禦環。
12月15日,日本海軍勸今村對美軍的防禦陣地采取反攻,今村組織了一些反攻,但都被擊退,前去轟炸的日軍飛機也損失慘重。
但日軍炮兵給美軍造成的損失很大,日軍的炮兵陣地設在一些山頭上。後來,美軍出動魚雷機把日軍的炮兵部隊炸跑了。
1943年12月25日,布幹維爾島上的美軍又修建了大型轟炸機機場。
這樣,布幹維爾戰役的目的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