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這次空降作戰任務的,是剛從美國到達澳大利亞的第503空降團。由於第503空降團幾乎都是由新兵組成的,再加上是頭一次參加戰鬥,部隊的士氣至關重要。為了使精心組織的空降作戰取得最佳效果,麥克阿瑟曾經在莫爾茲比港的機場檢閱過第503空降團。麥克阿瑟發現在很多士兵中,存在著膽怯感。
麥克阿瑟認為,這是合情合理的一種現象,第一上戰場,誰都會有害怕的感覺。長期的指揮經驗使他相信,若他能與他們一起去迎接挑戰,會使年輕的傘兵們更能得到心裏慰藉。麥克阿瑟想與傘兵部隊一起到天上去,在飛機上指揮盟軍攻打萊城。當麥克阿瑟向參謀們提出這個想法時,立即遭到了人們的強烈反對。一個60多歲的老頭,怎麼能像年輕人一樣衝動呢?
可是,麥克阿瑟下達了命令,參謀們無法改變。
空降部隊作戰的時刻到了。衝在前邊的輕型轟炸機輪番向下俯衝,掃射、投擲炸彈,還在機場上空投下了很多煙幕彈。
10時20分,96架美式運輸機,運載著第503空降團的傘兵,飛到日軍的納德紮布機場上空。
這時,麥克阿瑟正乘坐專機,在運輸機群的上空指揮空降。一架架運輸機向外吐出朵朵大傘……傘兵手中的噴火器所噴出的火焰,像紅色的怪物一樣噴向日軍。很快,地麵機場上的空地被傘兵們完全占領了。
1700名傘兵連忙即將空降的澳軍第7師修建飛機跑道。9日。美軍和澳軍對萊城形成了夾擊之勢。
11日,盟軍向薩拉馬瓦發動進攻,日軍被迫向萊城潰退。第二天,盟軍進駐拉馬瓦。駐守萊城的日軍,在盟軍艦炮的強大炮火打擊下和東西兩路盟軍的夾攻下,於16日向北麵錫奧撤退。日軍在逃跑途中,有2200多人病死、餓死。
盟軍占領萊城後,下一個進攻目標是芬什港。芬什港是日軍在新幾內亞的重要基地,駐守芬什港的日軍約有4000人。
9月中下旬,一個澳軍旅從萊城啟航,向東航行,駛抵休恩半島的東部,於9月22日拂曉在芬什港北麵上岸。
日軍本以為盟軍會從陸上發動進攻,所以把主力部隊部署在芬什港的南邊和西邊,北麵隻剩少數部隊。澳軍立即把北邊的守軍擊退。10月2日,澳軍占領了芬什港,與從萊城趕來的第23旅會合。
日軍撤往芬什港西北方約15公裏處的高地上。10月11日,日軍第20師主力從錫奧到達高地。日軍用2個團的兵力發動進攻,占領了卡蒂卡附近的盟軍陣地。
日軍又派1個連從海上進行反登陸。在盟軍猛攻下,日軍於25日撤回高地。11月16日,澳軍第9師向高山上的日軍發動進攻,日軍傷亡慘重。22日,日軍向下山衝鋒,23日、26日日軍飛機近50架轟炸盟軍。由於兵力太少,傷亡慘重,日軍被迫於26日撤離高地,到達瓦列奧一帶。
12月19日,日軍發動多次進攻失敗後,退守錫奧地區。在長達3個月的芬什港戰鬥中,日軍死亡5500人。
§§第七章 向島上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