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玩的就是命(1 / 2)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把命運與星空聯係在了一起。當年那世間至高,用那明月一年中在天空中劃過的軌跡定立了月份,將星空劃定了十二等份,一個月間月亮必然要劃過一份,從東到西,然後進入下一份星空。在每一份星空中,必然有一些星比其他的要亮的多。這些亮星在那至高的眼中,通過一些看不見的線相連,形成一個個偉大的星座。

每一個星座的背後都有一曲或動人或激昂或壯麗或唯美的史詩,在這些史詩中那至高的存在都是主角,而那史詩中的二號,就是那十二星座的形象,這些星座也就用他們的名字命名。並稱十二星宮。

隻是漸漸的人們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正上方的那片星空,月亮從未駐足過,那裏的星格外的亮,但與十二星宮相比,那星星的數量卻格外的少。至高者說那裏就是他的神國,每一顆星都代表著一名信者,他們的故事不足為外人道。

人們便把那片不被月亮光顧的星空單獨劃撥出來命名為神國。

在至高者行於世間的這段時間,十二星宮中幾乎每天都有一顆星被點亮。神國中每年都要點亮一顆星。這段時期被稱為星光閃耀之年。

人們受到十二星宮的庇佑,在至高者的祝福下,獲得了強大的能力,他們能夠利用太陽的力量、月亮的力量、星星的力量和大地、海洋、天空賜予的力量。

在至高者降臨之前,世間隻有大地、海洋和天空的力量,他們分別掌握在泰坦、納加與龍三大古族的手中。其餘諸族被三大古族所奴役,直到至高者降臨,為其他種族帶來了福音。

人族、精靈、獸人在這期間強勢崛起,在至高者的帶領下反抗奴役,最後這些被稱為先民的三大種族,與三大古族訂立了平等條約,三大種族在獲得太陽、月亮與星光的力量的同時,獲得了大地、海洋、天空賦予的力量,並發現了禁忌的火的力量。

在三大先民獲得火的力量的同時,至高者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使命,便回歸了神國,但他的力量依然庇佑著這片大地。每年都有人在星空中點亮一顆屬於自己的星,或者與他人共用一顆已經被點亮的星,用自己的虔誠澆灌,使那顆星更加閃亮。

數百年後,新點亮的星越來越少,而一些曾經被點亮的星卻緩緩的熄滅,直到星空上的星穩定成了現在的樣子。

星曆2340年,一個孩子的出生打破了星空的靜謐,在屬於神國的那片星空裏,一顆新星被點亮。在被點亮的那一刻,這顆星的光華讓其他的星黯然失色。

帝國的星命術士們再也不淡定了,已經有數百年都沒有新的星星被點亮,這突然出現的一顆就在神國裏。在星命術士不要命的推演下,確定了這顆星的主人是那年那月那日出生的嬰兒,這天生就點亮了命星的存在無疑受到全世界的關注。但星命術士們更關注的是這顆星的誕生,意味著什麼。

國教裏,研究古籍特別是研究那至高者遺留下來作為聖教典的十三篇史詩的主教們卻有了驚人的發現,在第十三篇史詩中至高者為先民昭示了一些預言,在漫漫時光中,這些預言有些已經應驗,有些在等待應驗,有些看似是預言,但未曾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而這些預言的應驗並不以寫作的順序呈現在世人麵前,更像是星空裏的星光般無序地點綴在史詩中。

“神國的每一顆星都會牽動世界的命運,每一顆星的閃耀都會伴隨著浩劫的降臨,我將它約束在神國內,使它成為你們的救世者或者滅世者,這全在你們的選擇。”這句話是被反複印證了千萬遍的預言,在至高者行於世間的那些年,每次神國點亮一顆星都預示著一場災難,又預示著一名聖徒或惡靈的誕生。

人們看著那顆新星,惶惶不可終日地等待著,等待著那些掌握命運的星命術士或者國教的主教大人們有所判別,這顆星帶來的到底是聖徒還是惡靈。

在這緊張萬分的一段時間裏,國教教宗卻向世間所有信眾做出神聖宣言,那顆星的主人就是下一任教宗。

舉國震驚。

教宗這是在宣布聖徒的誕生嗎?可是星命術士們還沒有做出判斷。但這並不影響民眾們做出自己的判斷,那就是把自己家裏在那天出生的孩子送入教會。

一時間,國教教廷所在的聖山下,成為世間最熱鬧的地方。

但是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代表帝國至高權力的宮廷卻沒有一絲風聲流出,似乎王座上的那位默認了教宗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