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偉大(2 / 3)

《變革時代遺稿》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信念是人類一項偉大的特性。事實上,懷疑、超越道德、放棄世人共同信仰的人,才是偉大的!就像荷馬、亞裏士多德、雷歐納德、達文西、歌德等人一樣。

某一位近代的英國人曾就一位非凡的人生,在一個庸俗是他自己無法承受的那種太過奢侈的幸福。

長滿樹木的森林中,吹起了徐徐的涼風。正午過去了,他又回到真實的生活當中,回到毫無目的的生活中。伴隨著生活的有願望、欺騙、遺忘、享樂、否定和無常等。

《人性的》

《權力》

我們的海魯德琳和克萊斯特這些人,恐怕就是因為他們的非凡而不為世人所容,因為他們無法忍受德國人庸俗的教養。隻有像貝多芬、歌德、蕭邦、華格納等鍛煉得異常堅強的人,才能勉強地了解海魯德琳和克萊斯的哲學,所以他們的氣勢磅礴,聲音僚亮。

一位和歌德見過麵的外交家,曾說歌德對他們兩人的評語是——“那是經曆過最大悲劇的人寫出來的”他又說他們是“撫慰人類心靈創痛的人”。

以上便是我國“有教養的俗人”歌德——這位最幸福的德國人對他們的評語。

《反時代的M)

德國人的力量越在嚴酷殘忍的環境下越能發揮出來,處在那種情況下,德國人將發揮出令人讚歎的服從力。他們無法想象,利用溫和平靜的手段也可以發揮無窮的力量,是以,他們會誤認為歌德所能發揮出的力量,遠大過貝多芬所帶給世人的影響力!

《曙光時代遺稿》

我們的生活的偉大的時期是這樣的時期,即我們獲得勇氣把我們的惡重新命名為我們的最好的東西。

《善惡彼岸》

不堪的社會中所麵臨最危險的情形,作了以下的描述——“這種被凡人視為異類的人,他的話一開始總是遭到世人的曲解。他因此悶悶不樂,旋而致病,最後終將抑鬱而終。像雪利(PercyByssheShelley)這種人很難在英國這個國家活下去。或許雪利這種人是不應該存在這個世界上的。”

的一個民族是本性的遷回,以便走向六七個偉大。——是並為了隨後圍繞他們行走。

對於那些無法對自己誠實的“偉人”,我一點也無法承認他們的偉大。自欺的人,令我感到作嘔,無論他們曾作了何種偉大的事業,我給他們的評價還是零分。

(m光時代遺稿》

往往我們說:“凡是屬於德國人的東西,就再也不是屬於德國人的了。”——民情的不同,並非我們眼睛所能見到的那種文化程度的不同,這種差別隻是一個事實的表麵罷了。所以,那些自認為是有關“國民性”的理論,或提出“信念改造”的文化工作者,一點也沒有約束力。他們應該把現今這種“什麼是德國人所有的”,改成研究“現今德國人所需要的是什麼”才對——如此,那些“好的”德國人才不致放棄作為德國人的榮譽感,因而樂意發揮德國人的長處。一個民族的天性,在一個民族發奮圖強時可以作為民族前進的原動力。但當一個民族處在停滯、萎縮的時期,這些民族天性便會成為那個民族的枷鎖,使這個民族永無翻身之日,這個民族將會僵化一如化石,而這些民族天性也就成為這個民族墓碑上的祭文了。今天那些想要使德國人奮發的學惟有傾向於偉人的那些人,才能吸收到文化最清涼的甘露。

《反時代的皿》

《善惡彼岸》

“平凡的假麵具”——平凡是靈魂最好的“假麵具”了,因為當他們在群眾之間,根本不用刻意地去偽裝——但為了自己,他不得不戴上這個“假麵具”;同時,基於同情和親切,戴上它才不至於傷害這些平凡人的心。

《人性的》

偉大的人和河流一樣迂回而行——

遷回而行,為的隻是更接近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