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朱熹,廣大婦女同胞很自然地就能聯想到那句臭名昭著的“女子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並因此無不對這個古板的封建衛道士恨之入骨。實際這句話並不是朱熹的原創,而是北宋大儒程頤說的,隻不過被朱熹發揚光大了,壓迫婦女的這筆賬就記在了朱熹的頭上。
這些封建衛道士們為了迎合帝王們的統治需要,變著法子給廣大婦女們套上封建禮教的枷鎖,讓婦女世世代代成為男人的奴隸。老古董們作為男人,自然希望女人們接受男人們的統治,從人性角度講這也很正常。
不過讓人驚訝的是,在這群麵目可憎的封建衛道士之中,居然有一個女人的身影,而且還是個超級才女加美女。這個女人和許多男人一樣,發明了千奇百怪的封建倫理綱常,誘騙女人走進思想的囚籠,然後一把大鎖哢嚓一鎖,讓女人們永遠不能衝出這個囚籠。
這個女人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她的人生絕對可稱得上傳奇二字,她頭頂的光環非常耀眼:史學家、文學家、皇家文學教授。她以非後妃的身份在皇宮內縱橫數十年,屹立不倒,地位非常崇高。
這個神秘的女人是誰?謎底揭曉了,她就是東漢曆史上最具傳奇性的女人——班昭。
和李清照出生名門清流一樣,班昭的家世也是異常的顯赫,而且在曆史上的影響更大一些。班昭的父親班彪,東漢大史學家,他曾經續寫過《史記》後傳,可惜已經失傳。大哥班固,東漢大史學家,史學名著《漢書》的撰寫者,僅此一書,班固就可以名垂青史。二哥班超,東漢第一流名將,以三十六人孤身闖西域,開創了東漢曆史上的最為輝煌傳奇的時代。
班昭出生於史學世家,從小就接受了嚴格正規的史學訓練,加上她天分極高,可以說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漢和帝永元四年(92),班固去世,他撰寫的《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誌沒有寫完。
這部《漢書》是東漢王朝重要的史學工程,豈能半途而廢。不過當時能有資格續寫漢書的人並不多,而漢和帝劉肇想都沒想,立刻欽點了班固的妹妹班昭續寫《漢書》。劉肇相信班昭就是班固的“女性版”,班固會玩的,班昭同樣玩得轉。班昭奉詔住在東觀藏書閣,為偉大的史學名著《漢書》畫下了一個漂亮的句號。
和班昭在史學界輝煌的成就相比,她的感情生活卻非常的平靜,甚至是暗淡。她雖然早在十四歲的少女時代,就嫁給扶風人曹世叔,可惜曹世叔命太短,沒幾年就病故了,撇下了班昭,以及他們的愛情結晶曹成。
像班昭這樣級別的女人,隻要她願意改嫁,肯定,成群結隊的媒婆都會將她家的門檻踏平。班昭是上流社會的名媛,能有資格追求她的,不是王公貴族,就是名門清流。
不過班昭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了為曹家守寡,也許她認為事業應該比愛情更重要。
漢和帝劉肇通過和班昭一段時間的接觸,對班昭驚人的才華大為讚歎,看到班昭,就仿佛看到了班固。
班昭和劉肇的交情很好,劉肇很給班昭麵子,在永元十二年(100)的時候,主政西域的定遠侯班超上書朝廷,請求皇帝恩準他還回故裏。不過劉肇沒同意,班超是朝廷在西域的一麵大旗,劉肇哪裏舍得放班超回來。
還是班昭心疼哥哥,都一把老骨頭了,難道讓哥哥身死西域,做個孤魂野鬼?班昭上書劉肇,請皇帝陛下賞臣妾一個麵子,放她哥哥回來。這封奏疏寫得極漂亮,劉肇一看班昭都出麵了,不好意思讓班昭難堪,就下詔調班超回京,不久班超就病故於洛陽,了卻人生一大心願。
《漢書》編撰完成後,班昭就失業下崗了。劉肇不忍心看著班昭成日無所事事,決定給班昭安排一個新的工作崗位,就是請班昭進宮,做皇後嬪妃們的文化課老師。這份工作也隻能由班昭來做,雖然當時天下大儒不少,但按規矩男人是不能進後宮的,除非去勢做太監。班昭是個女人,自然不用避這個嫌,可以大大方方地進出宮闈。
劉肇的後妃們雖然個個都出自名門,比如皇後陰氏是光武帝皇後陰麗華的族人,貴妃鄧綏是開國名相鄧禹的孫女,她們都是從小接受正規教育的,不過劉肇覺得還是有必要提高她們的文化素質,不要求能達到班昭的高度,至少也要會寫幾首漂亮的詩文。
班昭覺得進宮玩玩也不錯,總比窩在家裏看書有意思多了,於是挑了幾本適合女人讀的書,大搖大擺就進了宮。班昭進宮時四十多歲,從年齡上說是這些後妃們的長輩,所以這些貴族女學生就尊稱班昭為“曹大家(gu)”。班昭現在還在為丈夫曹世叔守寡,從名分上來說她還是曹家的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