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從政之道(2)(2 / 2)

楊誌遠說人生是由許多片段組成的,但作為一個從政者,我最難忘的就是這三件事,因為這三件事貫穿我的整個執政生涯,讓我知道一個人隻有知恩感恩,同情弱者,敬畏生命,做人,他會是一個好人,而做官,他肯定是一個好官。而且作為官員,一個人單打獨鬥不成,得依靠組織,集體,團隊,才能迎風戰雨,戰勝一切困難。這就是從政之道。

學員們根本就沒想到楊誌遠會這樣來總結他的從政經曆。一個個望著楊誌遠。楊誌遠說:“各地之所以野蠻拆遷頻頻,食品藥品安全事故不斷,歸根究底,就在於為官者麻木不仁,不懂得感恩,缺少憐憫之心,不懂得敬畏,試想我們的官員哪怕有一點點的良知和一點點的責任感,又豈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一個地方的主政者,如果胸懷一顆憐憫之心,又豈會任由這樣的事情發生。”

楊誌遠說:“咱們一支部的33名學員,書記市長占了一多半,我們這一級的官員已經可以左右一個城市的方向乃至城市的命運,我真誠地希望你們在考慮這個方向的時候,多一些憐憫,讓自己所主政的城市多一點人情味。我的執政最大的感悟就在於此:真正的政績不是做給上麵的領導看的,政績是要做給普通老百姓看的。”

楊誌遠說:“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答案不言自明,大家都知道正確的答案是什麼,但如何在自己的從政道路上堅持正確的答案,卻不是誰都能夠做到。”

楊誌遠說完坐了下來,學員們好半天沒有說話,許久,穀歌站了起來,說楊學員的剛才的真情告白讓我叢生諸多感慨,我就來說說我的從政經曆和最大的感悟。

有了楊誌遠的起始,這一次的交流活動很是成功,大家意猶未盡,上午的時間不夠用,下午繼續。學員們暢所欲言,交流的內容涉及到做官、做事、做人的方方麵麵,用田厚雲和袁學禮的話總結,這是一次成功的交流會,集中展示了每位學員的成功人生和奮鬥曆程,展示了學員們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展示了學員們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所必備的高超領導藝術,也展示了學員們的崇高精神境界。

尤其是楊誌遠,在交流會上提出了一個深思的問題:一個人從政究竟是為誰?怎樣才能在執政的過程中言行一致,不偏離正確的方向?什麼才是真正的從政之道。

田厚雲那天在交流會結束後問袁學禮:“對於這33名學員這次的從政經驗交流你怎麼看?”

袁學禮說:“我認為可以將這次交流會的內容整理成冊,供所有中青班的全體學員學習。”

田厚雲笑,說:“我也是這般想的,我相信這33名學員的所思所想,一定會給所有學員,不管是做官做事還是做人,帶來啟迪和警示。”

袁學禮笑,說:“既然你我認同一致,那就讓所有學員將今天的交流整理成稿,結集出版,內部發行。”

田厚雲一笑,說:“就按聯絡員所說的去辦。”

袁學禮笑,說:“這個楊誌遠,總能給你帶來驚喜,幾個簡單的事例,就簡單直白地把做官做人的道理表達了出來。發人警醒。”

田厚雲笑,說:“這就是能力。一個人知道知恩感恩,而且同情弱者,同時敬畏生命,再加上有能力,38歲,官至省委常委,也就不足為奇。”

時隔不久,一本講述這一期33名學員的《從政經驗交流文集》在黨校內部發行,供大家學習。

以小課的形式交流從政感悟,此活動為一支部首創,而後被培訓部和中央黨校有關部門予以肯定,從楊誌遠這一期學員開始,從政感悟逐步發展成為中青年領導幹部培訓班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和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