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同舟共濟(3)(1 / 2)

楊誌遠沒有上體育中心,而是指示鄺文韜,去荷塘鄉。體育中心安置有受災的群眾近萬名,但吃喝睡都有保證,用不著市長操心,楊誌遠現在擔心的是那些今晨因為時間緊迫,就近就高轉移到附近山林的群眾,此部分群眾的轉移安置更重要。

“荷塘8.13”防汛指揮部就設在地勢較高的區信用聯社,從此望去,江南水鄉已是汪洋澤國,水上漂滿了木椅板凳屋梁,以及死了的家禽。荷塘鄉為會通市郊,比較富裕,許多房屋都為新建,為紅磚結構,比較堅固,並沒有坍塌。放眼望去,一棟棟地勢較高的房屋浮在洪水之中,而更多處在低窪地段的房屋已經沒入水底。一艘艘衝鋒舟劃過水麵,不停地將散落在水澤山頭的受災群眾往這邊轉運,再由汽車運送到附近的學校、機關等臨時安置點。

楊誌遠站在信用社的門口,默默地靜立了一會,看著那些受災的群眾,拖兒帶女,一步三回頭地離開自己的家園,楊誌遠心如刀割,一臉的黯然。

指揮部裏,各級領導都在有條不紊的指揮調度。看到楊誌遠走了進來。羅亮和付國良都很是驚訝。羅亮說:“誌遠,你不是在住院麼?怎麼來了?湯省長說去看你,怎麼?沒遇上?”

湯治燁省長專程去看他,這一點楊誌遠還真不知道,看來湯治燁省長沒有預先通知,是省長大意了,省長應該是理所當然地認為他楊誌遠還在醫院休養。他從醫院出來,沒有告訴任何人,大家也不會想到他會從醫院裏溜出來,看來自己和省長在路上錯過了。

羅亮拍了拍楊誌遠的肩膀:“看你一臉憔悴,也不知道在醫院多住兩天,這裏有我們盯著,誤不了事。”

楊誌遠請纓,說:“謝謝羅省長的關心,楊誌遠向羅省長報到,請羅省長派任務。”

羅亮眼一瞪,說:“你的任務就是養病和搞好災後重建。現在你給我回醫院去!”

別人可能怕羅亮,但楊誌遠和羅亮是什麼關係,楊誌遠不以為然,說:“羅省長這是什麼任務?對不起,你這個任務我不予認同,也不會接受,既然來了,我就不會回去。”

羅亮自是無可奈何,說:“既然羅省長的話你不聽,那你就給我好好在指揮部呆著。”

楊誌遠說:“指揮部裏,有你們在,不在乎多我一個,我想到一線去看看。”

羅亮如論如何都不同意,他把楊誌遠帶到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的麵前,介紹:“楊誌遠,會通市的市長。”

副部長看了楊誌遠一眼:“你就是楊誌遠?會通市市長?與我想象中的形象有些不太一樣。”

楊誌遠問:“請問在部長的想象中,楊誌遠是個什麼樣子?”

副部長笑:“怎麼著也得是那種看起來孔武有力,成熟的那種,說實話,你給我的直觀感覺顯得過於文雅,還顯得有一點點稚嫩,一點都不像廣大幹部群眾交口稱讚的,那個在災難麵前臨危不懼,行事果斷的市長。”

楊誌遠不知道副部長這話從何說起,他沒有說話。副部長接著說:“荷塘8.13決堤,是今年汛期裏全國發生的第三次決堤事故,也是今年出現的最大的洪澇災難,其受災麵積最大,涉及人口最多,財產損失最大。但同時也是救災機製最有序,處置措施最有效的一次災情,在這麼短的時間,尤其是在夜裏,能讓數萬的群眾及時避險,安全轉移,沒有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從這一點上來看,我認為會通市委市政府功不可沒,處置措施得力,有一套完整的應急機製,要不然,很難做到這一點。”

楊誌遠並沒有因為得到副部長的表揚就避重就輕,他主動擔責,承認失誤,楊誌遠說:“可是不管怎麼樣,政府還是讓這麼多的群眾蒙受了重大的經濟損失,作為市長,我楊誌遠做得不夠,失職了,請上級領導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