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務虛務實(7)(2 / 2)

楊誌遠走到孟路軍的身邊,說:“孟縣,什麼個情況?”

孟路軍笑,說:“到目前為止,除了有鄉鎮早上彙報,昨夜的這場大雪壓垮了圈養牲口的豬圈和羊舍,損失豬羊若幹外,目前還算正常,沒有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的報告。”

社港農村圈養牲口一般都用黃泥和著石子築砌而成,多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產物,遇上這樣的一場雪,有些損失在所難免。楊誌遠點頭,說:“這些損失可以忽略不計,隻要人沒事,什麼都好。”

孟路軍說:“隻要各村照要求執行,將居於危房之中的村民集中到了村部和學校這類安全係數比較高的場所,這樣一場雪,應該還不至於有人員傷亡。關鍵還在於落實的情況,是不是到位,會不會有遺漏。”

楊誌遠又問了三個關鍵點:張溪嶺怎麼樣?張溪嶺隧道的工地如何?楓樹灣發電站又怎麼樣?

孟路軍說,剛才已經和張溪嶺中隊的胡曉光通過電話,全省普降暴雪,經過張溪嶺的車輛比平日大為減少,車行壓力並不對,隻是有部分地方出現了積雪和冰凍,現在正在組織人員排除隱患,問題不大。

張溪嶺隧道和楓樹灣發電站都處於深山老林之中,一旦大雪封山,食物的供給就成了問題。楊誌遠在下鄉之前給吳建平打過電話,想讓吳建平通知施工隊伍先撤離出來,到縣城稍事休整。吳建平說我們是在山肚子作業,隻要保障施工的電力供應,暴雪對我們的施工沒有任何影響,隻是生活上會有些不便,沒關係,我讓後勤保障部門立馬出山,備足過冬的糧草就成,看來我這次得破破例了,讓後勤部門準備些酒,以備不時之需。楓樹灣水電站一時聯係不上,楊誌遠就通知大龍鄉的黃青海立馬運送糧食進山,看看人家還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的,馬上予以解決,人家大多來自香港及沿海,人生地不熟,對雪的認識度肯定不及本地人,該給人家提供幫助的盡量提供。楊誌遠問的就是這個,按算,此兩地已經大雪封山,工地上有沒有斷電?楓樹灣水電站中斷的電話線是不是已經接上?有沒有遇上什麼困難?

孟路軍笑,說:“楊書記放心,剛剛與他們通過電話,都還好,沒有什麼大問題。”

問題是在傍晚時分出現的。

此時暴雪經過近20個小時的肆意,已經漸漸地成為強弩之末,楊誌遠看了一下窗外的,發現雪差不多已經沒膝,此時陸陸續續有鄉鎮在第一時間裏向指揮中心彙報災情,因為有了前期的準備,損失都還不算嚴重,不外乎是豬圈牛欄垮了多少,蔬菜大棚坍塌了幾頂,都在預想的範圍之內,比最壞的預計要好許多。油菜的損失不知道,因為田地都已被雪掩蓋,但有了前期的準備工作,估計問題不大。一小時後,大雪已經消停,隻有些零星的雪花在飄,楊誌遠心裏暗自鬆了一口氣,心想社港這場雪災看來是躲過去了。正自慶幸,電話鈴叮叮直響,孟路軍一接,是大龍鄉書記黃青海打來的求救電話。

鄉衛生所剛剛接到一位從山上送下來的即將臨盆的孕婦,該孕婦屬高齡產婦,估計是胎位不正,無法順產,需要剖腹產方能保證母子平安,鄉衛生所條件簡陋,治治感冒咳嗽還行,對這種大手術束手無策,鄉衛生所已經緊急和縣醫院取得聯係,但縣人民醫院對此也是無能為力,因為通往大龍的山區公路已經為齊膝的積雪覆蓋,根本無法通行。黃青海覺得事情緊急,事態嚴重,於是電話直至指揮中心,尋求解決方案。黃青海說,孟縣長,事不宜遲,想想辦法,搞不好就是一屍兩命。

孟路軍望向楊誌遠:“你看怕什麼來什麼?怎麼辦?”

楊誌遠望著牆上的地圖,說:“人命關天,豈能見死不救,就是爬也要爬到大龍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