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主任說,楊家湖的水麵遼闊,隻要控製得當,根本不會給水質帶來二次汙染。
楊誌遠想,真要是這樣就好了,這樣既解決了生活汙水問題,又發展了魚業生產,一舉二得。但楊誌遠他要走的是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相結合這條現代新農業的道路,不以單純的追求經濟效益為目的,按他的規劃:楊家坳的山,可以發展茶葉、黃菊、野菜、山茶籽、竹林、果樹等無害化農林的生產;楊家坳的田地則可以根據節氣播種油菜、向日葵等開花植物,同時進行花卉苗木的培植,順帶發展養蜂業;而楊家湖優質的水資源,在他設計的經濟版圖中占比更重,取源頭之水釀酒、生產瓶裝水,在湖裏養魚養蟹種植水生植物,待條件成熟再適當的增加一些水上遊藝項目。而他所有的這些發展規劃,都與將來旅遊業的發展相輔相成。圍繞著旅遊業做文章,盡可能地做到人與山、人與水的自然和諧,盡量地不去打破楊家坳生態的平衡之美,既要發展,讓鄉親們生活富裕,又不破壞生態環境,才是他的終極目標。至於發展牲畜、家禽養殖業,什麼大棚蔬菜的種植業等等此類破壞楊家坳整體環境的產業,楊誌遠根本就沒考慮過,即便是這些真能給楊家坳帶來滾滾財富,楊誌遠也決定堅決放棄。因為養殖業一旦發展起來,對於未來的楊家坳來說,肯定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楊家坳的生態平衡一旦打破,清山綠水也就會因此不複存在,養殖業給楊家湖造成汙染勢在必然,根本就不可能控製得當。
楊誌遠把自己的想法和擔憂一一向楊主任說了。楊主任說,你這個想法值得提倡,在發展的同時保護生態的自然平衡,是一種不錯的發展思路,現在很多人都做不到這一點。
楊誌遠說,做不到並不代表沒有人去做。我想按我的思路努力地去嚐試一下。
楊主任說,哪倒也未嚐不可。我覺得照你這個經濟規劃真正的執行到位,成功的幾率很大,我看就照你說的,你可以在湖裏自然養蚌育珠養蟹,水生植物不妨以蓮、水杉為主,這樣既可以使楊家湖的漁業經濟效益得到充分的發揮,又可以通過蓮、水杉對水質起到一種自然淨化的作用,還可以給魚類提供豐富植物資源。
楊誌遠說,好,既然像主任這樣的專家也同意我的構想,那就在湖裏種植荷花,到時一到夏天,滿湖夏荷繽紛,倒也不失為一到美景。就算雄魚真的缺少糞肥而導致生長緩慢也沒什麼關係,我想魚生長得慢點就慢點好了,咱不急那時間,我追求的是質而不是量,我楊家湖的水質清,以水草自然養殖,魚的肉質自然高,味道自然可口,到時價格比別人養殖的魚高一些應該沒什麼問題。
楊雨菲一直站在他們身邊,靜靜地聽他們交談。心想小叔叔到底是名牌大學的高才生,看問題比父輩們要長遠,思路超前,不為一時之利而舍棄心中固守的標準。就憑這一點,就值得自己好好的向小叔叔學習。小叔叔常說的,‘眼界決定高度’這話一點都沒說錯,楊家坳現在的起點高,一旦啟動,發展的潛力絕對不可小視。
七月的山區早晚涼爽,中午還是有些炎熱。楊雨菲見楊誌遠該談的都談得差不多了,她指了指連心橋上的木樓,說,楊主任,小叔叔,別老站在太陽下曬,要不到樓上去喝茶解解暑。
楊主任看了楊誌遠一眼,說,既然這裏沒我什麼事,誌遠你不是要到省城找‘天天有餘’的謝老板化緣嗎,要不我們現在就回省城怎麼樣?
楊誌遠說,也好。我這回家拿幾件換洗的衣服就走。
他看了正在湖邊忙碌的楊石一眼,轉頭對楊雨菲說,我現在就跟楊主任到省城去辦點事,你待會跟你父親和我母親說一下,說我過二天回來,讓他們不必擔心。你還要囑咐李丹,注意保持新扡插黃菊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