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3 / 3)

總之,一條具有視覺吸引力,又有意蘊的線,它就是攝影作品的靈魂!

7.4

形狀。

作為攝影藝術,大家對畫麵內拍攝的是什麼不太感興趣,而對物體表現出來的形式更感興趣。該怎麼理解這句話呢?可以說是人們對發現畫麵形式的過程感興趣。因為這發現的過程就是審美的過程。所以在攝影中,拍攝什麼重要,但把拍攝對象藝術地表現出來更重要!形狀是我們在觀看攝影畫麵時,得到的一個具有概括性的形式。概括性是指我們能根據這個形狀的影像判斷出它是什麼物體。

我們要在畫麵中得到一個形狀的前提條件是,形狀能從它的背景中區分出來。

我們先舉兩個例子,看看在攝影中是怎麼把形狀表現出來的:

一般地,攝影的形狀是不同的影調變化形成的線封閉完成的,所以在攝影中,隻要有清晰的線,就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形狀。

在攝影中,形狀是畫麵的重要視覺元素。它不但是對拍攝物體的概括,也能給我們視覺上的美感!

咖淋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白色,一種是和底圖一樣的咖啡色。我們能看見的隻是咖啡杯白色的部分,咖啡色部分我們不能從底圖中把它區分出來。所以我們要得到一個完整的形狀,它和周圍的影調和色彩的反差很重要。

畫麵由三個影調構成:白色、紅色、黑色。黑色在紅色的背景上形成清晰的線,這條線的封閉就構成了一個跑步狀態下人的形狀。人們為什麼對這形狀感興趣?是因為這形狀不是來自於拍攝對象本身,而是由畫麵內不同的影調變換在我們視覺發現中得到的。從視覺發現中得到畫麵的形狀,這是用攝影的方式來表達形狀,因此滿足了人們對畫麵審美的心理。

7.5

質感。

一些攝影作品,我們隻是用眼看,而不用手去觸摸,就能產生冷涼的感覺。

質感是指在造型藝術中,作品的表麵結構給人的真實感。

攝影作品的質感是用眼看,而不是用手去觸摸產生的對物體真實性判斷的心理效果。攝影的任務就是要在視覺上表達出被拍攝對象冷的、溫暖的、粒麵的、粗糙的、光滑的物體表麵效果來。

在生活中我們接觸過各種不同質感的物體,不同物體的質感給我們不同的心理感受。如鏡子、。

光亮的金屬、玻璃、水麵等是高反光物體。是高反光的金屬物體,我們看見它表麵光滑、質地細密、有反光,也感覺到了用手去觸摸,會有冰涼感。這就是金屬物體的質感。同樣是高反光物體,水的質感和金屬的質感有所不同,我們可以感覺到水的柔軟和冰冷。

如布料、紙張等物體,它們的反光率低。是布料物體的質感,我們從它的表麵感受到了粗糙,感受到了它的溫暖,這就是低反光率的布料的質感。同樣是低反光率的泥土,它的質感和布料的質感不同。

既然質感和人的心理感受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那麼質感就不是簡單的視覺元素,它也是攝影表達形象的重要方法。

所以在攝影中,隻要抓住事物的質感,就可以塑造出一個形象。

質感是事物的一個重要屬性。在攝影中,為了準確表達事物的質感,最關鍵的是要曝光準確。也就是說,在曝光的時候,要把影調還原到能表達事物質感的層次上。比如拍攝水麵,要正確表達出水的質感,在曝光的時候,影調要比標準的灰色影調高。

還有對物體照明,如果物體質感反光率高、表麵細膩,一定要用漫射光照明。如果物體反光率低、表麵粗糙,一定要用直射光從側後麵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