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白光源:它的光譜能量分布主要集中於波長較長的區域,因此A白光源偏橙紅色,相當於鎢絲燈所發的光。
B白光源:略微偏暖,相當於中午直射的太陽光。
C白光源:波譜成分在400?500nm處較大,因此C白光源偏藍色,相當於白天的自然光。
D白光源:和C白光源相比,D白光源略微偏藍,相當於白天平均照明光。
E白光源:是一種理想的白光源。
為了更準確地描繪白色光源中顏色的細微差異,我們引入色溫這個概念。
色溫的定義:當絕對黑體在某一特定溫度下,所輻射的光譜與某光源的光譜具有相同的特性時,則絕對黑體的這一特定溫度就定義為該光源的色溫,單位以IK(開爾文)表示。
要了解清楚色溫這個概念,我們必須知道什麼是絕對黑體。任何一個物體對投射到自己的光源,吸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一般黑體物體吸收的比反射的多,而白色物體反射的比吸收的多。當一個物體把投射的光全部吸收掉,而沒有反射光時,我們把這個物體就叫做絕對黑體。絕對黑體吸收光的能力強,輻射光的能力也強。也就是說,絕對黑體可以把吸收的光源全部輻射出來。
38
一般來說,物體的輻射能隨著它的表麵溫度變化,輻射能的光譜分布也隨之變化。就這樣,絕對黑體的表麵溫度決定了它輻射的光譜成分,光譜成分決定了光的顏色。如果某種光的光譜成分和絕對黑體特定溫度下輻射的光譜成分一致,那麼我們就可以用絕對黑體的這一溫度來標稱光譜的成分,也就是光的顏色,這就是色溫。
作為一名攝影師,應該記住這些常見光源的色溫,這對控製畫麵的顏色非常有用。
在攝影中,怎麼在色溫不同的光源下得到物體正常的顏色呢?這需要我們在拍攝時,針對不同色溫的光進行白平衡調整。
白平衡調整指的是“不管在什麼色溫的光源下,都要將白色的物體還原成白色”。我們記住一點:白色的物體對任何波長的光都反射,一旦白色的物體都能還原成白色,其他顏色的物體也能準確還原。
攝影中,白平衡調整是怎麼具體操作的?對於膠片攝影,要根據光源的色溫選擇不同類型的膠片。目前膠片分為日光型和燈光型兩種,日光型是針對高色溫設計的,而燈光型是針對低色溫設計的。所以,在低色溫環境下,我們選擇燈光型膠片可以還原物體正常的顏色;而在高色溫下,我們選擇日光型膠片可以還原物體正常的顏色。
如果我們在高色溫下,選擇燈光型膠片,畫麵會產生什麼效果?
同樣的道理,為了得到暖色的畫麵,可以選擇日光型膠片在低色溫下拍攝。
對於數碼攝影的白平衡調整,是光學影像轉換成電信號後,對電信號進行調整的。我們隻要從照相機的菜單上選擇和拍攝色溫相應的光源模式,就完成了相應白平衡調整。如果我們拍攝環境的光源是陰天,就選擇陰天模式,最後就能得到正常還原顏色的畫麵。應特別注意,如果我們在菜單中選擇了比環境光源色溫低的白平衡模式,最後會得到偏冷的畫麵。如果選擇了比環境光源色溫高的白平衡模式,最後會得到偏暖的畫麵。為了增強日落時的暖色氛圍,選擇了陰天模式的白平衡調節。不管是針對膠片的白平衡調整,還是數碼的白平衡調整,這種調整是很粗略的。燈光型膠片是針對色溫3200K的標準色溫進行調整的,它適用於低色溫。低色溫的範圍很廣,從1900K左右的蠟燭光,到4500K的日光,都屬於低色溫,顯然燈光型膠片是不能滿足低色溫範圍內所有光源白平衡調整的。日光型膠片是針對4800K的標準色溫進行調整的,它適用於高色溫,高色溫的範圍也很廣。所以我們需要對白平衡細調。這種細調可以使用濾光鏡,也可以在後期的製作中調整。
4.4
攝影濾光鏡。
什麼是濾光鏡?它在攝影中有什麼作用?現在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
濾光鏡是光學器件,它的作用是過濾部分光。
物體的顏色都是由紅、綠、藍三種基本顏色的光組成的,我們把紅、綠、藍稱為光的三原色。黃色(由紅色和綠色混合而成)、青色(由藍色和綠色混合而成)、品紅色(由紅色和藍色混合而成),我們稱為三間色。濾光器件的工作原理是:讓跟它波長相近的光通過,阻擋其他波長的光。由濾鏡的工作原理我們可以知道:紅色濾鏡允許紅色的光通過,阻擋藍色和綠色的光。黃色濾鏡比較複雜一些,因為黃色是間色,它是由紅色和綠色混合而成的。
所以黃色濾光鏡可以讓紅色和綠色的光線通過,阻擋藍色光。對於品紅色和青色的光線,也能有一部分可以通過,因為品紅色和青色光也是間色光,它們分別包含了紅色和綠色的光。
其他顏色的濾光鏡,工作原理和紅色、黃色濾光鏡一樣,我們也可以分析它們讓什麼波長的光通過,阻擋什麼波長的光。下麵部分就是濾光鏡工作的實例:根據濾鏡的工作原理,我們可以推算出:白色的光通過品紅色濾鏡後,光線中隻剩下了三基色中的藍色和紅色,如果再加一塊綠色濾光鏡,就沒有任何光可以通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