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2 / 3)

這一係列數據有兩個規律:

光圈係數越大,對應的光圈越小;光圈係數越小,對應的光圈越大。F4.0和F16相比是大光圈,可以獲得較多的曝光量。

相鄰光圈係數,它們的曝光量相差一倍。F5.6獲得的曝光量比F8.0高一倍,比F16高8倍(F5.6比F16光圈高3級)。

光圈在攝影中有哪些應用呢?

首先,光圈是控製曝光。為了增加曝光,我們選擇小的光圈係數;為了減少曝光,我們選擇大的光圈係數。

其次,光圈控製畫麵的景深。什麼是畫麵景深呢?所謂景深,就是我們對著某一點聚焦時,在這一點上,垂直於鏡頭軸線的平麵上的景物都能形成清晰的影像,在這一聚焦點的前後一段距離,由於人眼分辨力有限,也可以得到清晰的影像,這段範圍就是畫麵的景深範圍。

在實際創作中,需要利用好景深來創作需要的畫麵。攝影和其他視覺藝術一樣,虛和實是結。

焦點。

一個固定焦距的攝影鏡頭,不同光圈係數根據鏡頭的成像原理,聚焦點形成的影像是實點,離開聚焦點,像開始從實對應的鏡頭孔徑點變成彌散的圈,離聚焦點越遠,彌散的圈越大。根據人眼的視覺分辨能力,我們把。

人眼不能區分的發散圈也當成是實點,這就在聚焦點的前後形成了一個清晰的範圍,這個範圍就是畫麵的景深。

構畫麵的技巧,也是事物形象表達的一種方法,特別是虛,有時候更能表達出意境。

光圈跟景深的控製到底有什麼關係呢?一般來說,光圈越大,畫麵的景深越小;光圈越小,畫麵的景深越大。所以在攝影中,要得到小的景深,就得使用較大的光圈,如F4.0等;要得到大景深的畫麵,就得使用較小的光圈,如F16等。影響景深的還有鏡頭焦距、對焦距離,在後麵的章節中,我們還會討論景深的控製和利用景深進行攝影創作。

最後,還應該注意光圈對成像質量的影響。我們在討論鏡頭成像的時候,把鏡頭理想化了。

圖片景深很小,畫麵的清晰範圍集中在人的手這一小段。這樣的小景深,畫麵也很好地利用了景深,從人開始逐漸虛可以把讀者的視線集中在畫麵重要的部分化畫麵,直到背景完全被虛化。利用這樣的景深結構,表達了一種浪漫的氛圍按照理論的推測,鏡頭的成像質量是完美的。其實,鏡頭受製造材質和工藝的影響,實際成像質量和理論的成像質量總有一些誤差,這個誤差通常叫做像差。實際應用中,光圈越大,像差就越明顯,為了保證畫麵的影像質量,在保證正常曝光的前提下,應該使用較小的光圈。不過,過小的光圈,可能會發生光的衍射現象,也會影響成像的質量。一般來說,為了得到較好的影像,應選擇比最大光圈小3級的光圈。

2.3.2快門。

在照相機的鏡頭中間,或者在照相機成像器前麵,有一個機械裝置。它可以開啟和閉合,開啟的時候光線可以到達成像器,閉合的時候阻擋了光線到達成像器,這個裝置就是照相機的快門。照相機快門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鏡間式快門,另一種是焦平麵快門。鏡間快門和焦平麵快門有什麼不同呢?

鏡間快門一個動作過程包括柳葉片從完全閉合到完全開啟,再到完全閉合,這個過程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因此,鏡間快門速度相對較慢。而焦平麵快門的一個動作過程隻需要兩簾片一前一後從一端運動到另一端即可,所以焦平麵快門的速度較快。在體育攝影中,一般要選擇焦平麵快門,這樣才可以把高速動作凝固下來。

焦平麵快門很難和閃光燈同步。相對於快門的時間,閃光的時間是很短的,由一組柳葉狀的葉片構成,葉片組依靠彈簧裝置提供的動力可以快速地開啟和閉合。在圖A部分從1到3是開啟的過程,從3到5是閉合的過程B由兩塊可以卷曲的簾片構成,快門閉合的時候,這兩塊簾片重合,當快門開啟的時候,一個簾片向著一端運動,間隔一段時間後,另一塊簾片也沿著相同的方向運動,它們之間的裂縫就是成像器感光的窗口而焦平麵快門在任何時刻都隻有一條裂縫可以曝光,所以焦平麵快門在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如果照相機的快門速度過高,就有可能成像麵上隻有部分麵積曝光。當然,如果閃光的時間足夠長,長到兩簾片形成的裂縫可以從一端運動到另一端,整個畫麵是可以全部曝光的。而鏡間快門接受閃光的時間是在葉片全部開啟的時候,畫麵可以全部曝光。

焦平麵快門在開啟時,裂縫的形狀以及裂縫運動速度是否均勻都會影響到畫麵的形狀,也就是說可能會讓拍攝景物變形。而鏡間快門在曝光的時候,有快門裝置全打開的狀態,它能保證拍攝景物不變形。

鏡間快門和焦平麵快門都屬於機械快門,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子快門在照相機普遍應用。電子快門是利用CCD成像原理,CCD感光係統在有電時才開始工作,沒有電時CCD就停止工作。CCD工作的間隙就相當於快門開啟,而停止工作的時間就相當於快門關閉。調整CCD工作的時間就是調整快門時間的長短。電子快門主要應用在低檔照相設備中,對中、高檔照相機來說,主要還是使用機械快門。不過電子快門和機械快門相結合,可以提升機械快門的能力,電子快門和機械快門相結合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麵。

當快門速度低於1/30秒時,快門開啟後需要延遲關閉。一般來說,機械快門最多延遲到1秒。為了延遲更長的時間,需要電子開關輔助。所以,電子快門可以輔助機械快門延時。

當機械快門達到最高快門速度時,可以使用電子快門來提高快門速度。比如機械快門最高速度是1/4000秒,用電子快門來控製成像的CCD,快門速度可以達到1/8000,或者更高。

快門的第一個作用是控製曝光。機械快門速度範圍通常為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相鄰兩個速度擋,曝光時間相差一倍,曝光量也相差一倍。比如1/60秒比1/125秒速度慢一倍,曝光時間也長一倍,曝光量也増加了一倍。影響曝光的還有光圈大小,常常是一定光圈和一定快門速度的組合來完成曝光。比如大光圈和高速度快門的組合,小光圈和低速度快門的組合都可以達到相同曝光的目的,它們之間不同的是由於光圈和快門不同,畫麵的景深和動態會有不同。

快門的第二個作用是控製所拍攝物體的運動形態。一般來說,快門速度1/60秒以上時,可以克服拍攝時手的抖動對畫麵的影響。快門速度1/125或1/250秒時,可以把如人走動這樣的運動清晰地拍攝下來。對於更快運動的物體,需要更高的快門速度才能把它清晰地拍攝下來。而低於1/15秒的快門速度,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運動較快的物體畫麵開始模糊了。

照相機上還有B擋和T擋快門。它們都是為了獲得長時間曝光而設置的。曝光時間可以長到幾十秒,甚至幾分鍾。B擋和T擋的區別在於:B擋快門在拍攝時,按下按鈕曝光開始,鬆開按鈕時曝光結束,所以使用B擋快門在拍攝時不能鬆開按鈕。T擋快門拍攝時,按下按鈕開始曝光,再按一下按鈕就結束曝光。

低速攝影,快門速度低於1秒。高速攝影,快門速度高於1/2000秒。

2.4

照相機的成像係統。

鏡頭所形成的影像,最後記錄在膠片上,或者CCD經過光電轉換形成電子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