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也就是指令序列,計算機的工作過程就是執行指令序列的過程。這一過程可進一步分解為提取指令、分析指令和執行指令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周而複始地進行著。我們結合一個具體的控製框圖,舉例說明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假設我們希望在夏天室內恒溫25℃,該數值通過操縱麵板上的開關來設定。為此我們將麵板開關接至計算機的接口1。溫度傳感器的熱敏電阻所產生隨溫度變化的電壓信號接至接口2。接口2可以將溫度的模擬信號轉變為相應的數字信號。接口3的輸出信號通過驅動放大電路來推動控製製冷壓縮機的繼電器線圈。

說明:所謂恒溫是允許在設定值附近有一定範圍溫度的波動。如果範圍窄,恒溫精度高,但機器將頻繁啟停;範圍過寬則恒溫效果差。

存貯製冷機工作狀態的理由是:如果當前正在製冷,則隻要考慮當前室溫是否已降至23℃以下;如製冷機處於停止運行狀態,則要判定室溫是否高於25℃。如果判定條件成立,對於前者要關閉製冷機,對於後者則要開動製冷機,如果判定條件不成立,則維持製冷機當前工況,不進行任何操作,

製冷機的工作狀態為開動或停止兩種狀態。我們規定用“1”表示“開”,用“0”表示“關”。

說明:計算機執行程序是按著順序號1、2、3……進行的。但有一些指令可根據內容或計算結果,改變正常順序,跳轉到另一新的地方繼續執行,這稱作轉移。

本例中根據人[口中的內容是否為零,作為判定程序是否轉移的依據。這類轉移稱為條件轉移。在這裏為什麼要區別兩種情況處理,請讀者參照(2)和(3)的說明就可以理解了。

在這裏R人似中35單元原保留製冷機狀態為“0”即關機,現在要存入為開機狀態

說明:在本章“晶體管驅動放大電路”中已介紹過,驅動放大電路若送入高電平信號,則放大電路開始工作;若輸入為低電平信號,則放大電路關斷。即表示計算機將一高電平信號傳送給驅動放大電路,以啟動繼電器,使製冷機開始工作。

說明:從這一條可以看出,計算機將循環執行這一小段管理步驟。計算機運行速度很快。它能以每秒成千上萬次的速度監視室溫變化並做出相應調整。

我們要求口管理的工作步驟,為了懂得我們的意思,就要將上述要求變成機器語言。那麼機器“懂”得什麼呢?

我們已經知道,計算機是由各種門電路構成的,而門電路都是數字電路,它們隻懂“開”或“關”’換句話說它們隻懂“1”和“0”兩個數字,並能對其做出各種處理。因此為了適應電路的這個特點,計算機的數據和指令均為二進製。

十進製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但是用電路來直接處理十進製數卻十分困難,我們很難做到用電路的十種穩態與十進製中的0~9相對應。而二進製隻有“0”、“1”兩個數字,電路的開、關,高、低電平等穩態很容易與之相對應。

計算機是如何區別指令和數據的呢?前麵講過口在執行指令時,要分成取指令、分析指令和執行指令的過程。當口取出一條指令後,將分析它是要幹什麼、它後麵是否還跟著有需要處理的數據。

我們將前麵所舉的控溫工作步驟,一行行用機器指令寫下來並存入R中,這樣就形成了真正的程序。當然對於這個例子並不是實:際的程序,在真正的實用程序中還要考慮很多因素並加以完善。使用微型計算機控製的製冷設備可具備以下功能:

①具有自診斷功能,可判定控製係統內部或外部設備是否發生故障,並指示出發生故障的部位或方向。

②多種自保功能,以確保係統本身及外部重要設備減少損壞的可能。

③確定自動除霜的時機及時間長短。

④能自動除濕。

⑤根據設定的溫度變化程序和定時運行過程控製運行。

製冷設備由於使用了計算機控製,使電路的構成大為簡化、成本下降,而恒溫、恒濕.的控製性能及節能方麵都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