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筆30(3 / 3)

如果胡老三真想賴掉餘豁牙子的20兩銀子,他也不必先花十七八兩銀子買樹,然後再費這麼大的力氣移樹栽樹吧!

明道遠用嗔怪的眼神望著陶知縣,陶知縣也覺得這裏麵有問題,他想了想說道:“還是把牛掌櫃的叫來,問問他這棵大榆樹究竟值多少兩銀子吧!”

過了一會兒,差役就領著牛掌櫃跑了過來,氣喘籲籲的先牛掌櫃給兩位大人見過禮,看著挖倒再地的大榆樹,他的兩隻眼睛一亮。舊橋縣境內像這樣的大榆樹早就絕跡了。把這棵大榆樹的嫩皮扒下來,可以做成五六百斤上好的老榆皮麵呢,扒完樹皮後,這麼粗的榆樹幹,賣到木器鋪,至少也能賣二十兩銀子。牛掌櫃的張口就出20兩銀子要買這棵大榆樹。

明道遠哈哈大笑道:“有了銀子,這案子就好辦了!”即然陶大人斷定這棵樹是胡老三弄來騙人的,那賣樹的20兩銀子就給餘豁牙子抵債吧!

餘豁牙子20兩銀子到手,高興得連喊——明青天。陶知縣也不敢反駁,胡老三被枷在木枷裏,還在大聲喊冤,明道遠一揮手,差役們上前,把喊冤的胡老三也放了。

糊塗案子遇到了糊塗官,這糊塗案子就糊塗官給這樣荒唐地了結了!明大人判得這叫啥狗屁官司啊。牛老板今天撿了個大便宜,心裏高興,非要請兩位大人到他的麵店裏,品嚐一下正宗的老榆皮麵不可。

陶知縣剛要拒絕,沒想到明大人卻痛快地答應了。牛老板叫手下的夥計,趕快扒了幾塊大榆樹的嫩皮,拿到店裏,搗爛成糜後合到蕎麥麵裏,鮮香脆滑的老榆皮麵出鍋,隻吃得明大人連連點頭。

吃完榆皮麵,陶知縣正要請明大人到舊橋縣的縣衙去歇馬,明大人一擺手說道:“本府台吃到了榆皮老麵,又見到了陶知縣,舊橋縣一行也就算結束了,這是本官給貴縣帶來的好東西,我想這東西正是陶大人需要的,本府台心事已了,這也該回去了!”

明大人把一個黃綾子的小布包放到了桌子上,他用手按了按,然後一揮手,領著府衙的隨從啟轎上路了。陶知縣望著那個黃綾子小包一臉的懷疑,他打開布包,裏麵竟是當今皇帝的一道聖旨啊。原來明大人上任之前就知道舊橋縣鬧了蝗災,在臨出京城前,他在皇帝麵前奏了一本,當今皇帝就免了舊橋縣3年的賦稅,不用說,牛家麵店那一年3000斤的老榆皮麵也給免了。

別看這個明大人斷案子斷得“糊裏胡塗”,他真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啊。陶知縣手捧聖旨追了出去,他跪倒在明大人的轎前連聲感謝。

明大人把陶知縣叫到轎前,壓低聲音說道:“不要以為把一棵大榆樹移栽到路邊就能騙倒本官了,那兩個喊冤告狀的人一定是你安排的對不對?”

陶知縣臉一紅,他不好意思地說道:“舊橋縣的百姓太苦了,沒辦法,我隻好出此下策了!”

明大人用手指著站在人群後的胡老三說道:“待我轉告他,下次再買樹,不要到府衙的對麵去買,我每天出門,總能看到這棵熟悉的大榆樹,你說我能認不出它來嗎!”

陶知縣百裏移樹,安排人喊冤,他這麼做,為的就是叫明大人知道,舊橋縣隻剩下這一棵老榆樹了,舊橋縣的商戶和百姓著了蝗災後,不僅沒有能力再為朝廷進貢“老榆皮麵”,老百姓因為受災,生計都有問題了。可沒想到明大人竟先他一步安排好了。他這一切的準備都成虛設的了。

胡老三和餘豁牙子等明大人走遠,急忙圍了上來,連問明大人臨走時究竟說了什麼。原來他們兩個人就是舊橋縣的地保和商會會長啊。

陶知縣並沒有回答兩個人的問題,隻是一個勁地連說——好官,胡老三和餘豁牙子也被說糊塗了,那明道遠斷案子可以說糊塗之極,他要是個好官,那天下的好官可就多了去了,最後,他們兩個也明白了。這陶知縣一定是自己誇自己呢,陶知縣才是真正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