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紐爾和阿爾弗裏德,從一開始就深信硝化甘油具有偉大前途的可能性,他們自然不會不在這種怪油上大動腦筋了,他倆用不同的方法,分別對它進行研究。

回到瑞典的伊曼紐爾曾在斯德哥爾摩郊外舊區赫勒內堡的家裏,建立了一個小實驗室。然而,他那不穩定的經濟情況,使他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試驗。阿爾弗裏德·諾貝爾在國外學習之後,現在是一位熟練的有經驗的化學家了。一八六三年,他從聖彼得堡被召回斯德哥爾摩他父親身邊。從此之後,試驗和研究才打開了局麵。

在他回到瑞典的頭幾年,阿爾弗裏德曾緊緊抓住了兩個主要問題:為爆炸油發現一種相宜的控製爆炸方法;以及在不大量損失其爆炸力的情況下,將爆炸油變成一種盡可能安全的形式。這兩個問題,都被他一步步用一種穩妥的辦法解決了。雖然少不了同他那位火性大的父親發生關於優先權的爭論,但是,很快便取得了有利於兒子的公平處理。因為阿爾弗裏德·諾貝爾對硝化甘油問題的解決,不是基於他父親那種將兩種爆炸作用物構成的火藥與硝化甘油混合起來的方法,而是以自己的想法為基礎,即以硝化甘油的燃燒為基本點,並且創造了讓火藥點燃硝化甘油這項新的原理。

在他父親的實驗室、赫勒內堡一座搖搖欲墜的外屋裏,經過五十多次準確的試驗後,當時隻有三十歲的阿爾弗裏德·諾貝爾,終於在一八六二年完成了他第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即所謂“諾貝爾專利雷管”。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二十世紀,一些著名的科學家,仍然不斷把諾貝爾的這項發明,說成是“自從發明火藥以來,在爆炸物科學方麵最偉大的進展”。

像諾貝爾這樣一個家庭,父子們經常表演某些創始性的技藝,並且是在一個冒險的、幾乎未被開拓的科學領域,進行著不疲倦的活動,發生一些事故、挫折和不被理解,看來是很自然的。這些不幸的情況,對於他們在此後幾年所取得的成功來說,是必不可免的。但是,一八六四年九月三日發生的那場災難,對這個家庭和他們事業的打擊,要算是最可怕的一次了。

一次意外的爆炸,摧毀了在赫勒內堡新建的硝化甘油試驗車間,炸死了五個人,其中包括伊曼紐爾·諾貝爾的小兒子埃米爾,當時,他隻有二十一歲,剛剛進入大學。埃米爾曾在那裏幫助這項試驗工作,並且表現出突出的才幹的技藝。

阿爾弗裏德·諾貝爾,通過一八六三年獲得發明專利權的爆炸管,成功地將索卜裏羅的硝化甘油,從它自一八四六年被發現以來就一直處於一種任性狀態的化學珍品,變為人類可以控製的強大工具。通過多次的試驗,例如一八六二年五月他在聖彼得堡工廠運河進行的第一次成功的水下爆炸,一八六三年在赫勒內堡和在瑞典的礦山和防禦工事裏所進行的試驗,這位年輕的發明家深信爆炸甘油是一種取得進步的源泉。它的市場前景,在他看來也是樂觀的。

一八六四年十月,他在重新進行了幾起大膽的示範表演之後,成功地使國家鐵路建設局對用他的辦法製造出來的硝化甘油表示信任,認為它在爆炸力方麵,遠遠超過了普通的黑色炸藥。硝化甘油被正式批準應用,並且在當時正在斯德哥爾摩進行的隧道爆炸工程中使用了它。

現在,主要是進行大規模的工廠生產了。但公眾對他的冒險行當所持的敵對態度,使得他一時不可能找到一座廠房或者場地。沒有人肯要這樣的一家鄰居,不幸的是,人們在這方麵還可以找到已公布的法令作為一種借口。整整一個月內,阿爾弗裏德隻好在停泊於斯德哥爾摩建築稠密區以外的梅拉爾湖麵一隻帶有棚蓋的駁船上,利用最簡單的想象出來的儀器,以每磅產品價值兩個半瑞典克朗的成本,製造“諾貝爾專利爆炸油”。這隻駁船很值得保存起來作為一件工業紀念品,因為它雖然簡陋不堪,卻是世界上具有難以想象的重要革命意義的工業的搖籃。

就這樣,被阿爾弗裏德·諾貝爾馴服的黃色炸藥和硝化甘油,就這樣以它的巨大力量以及日益增長的重要性和應用範圍,幹預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在通常情況下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利益,但有時也造成可怕的危害。

一八九六年十二月十日,阿爾弗裏德·諾貝爾得了腦溢血症;經努力搶救無效,結束了他那多事與非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