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潛深海為厚積,鵬飛衝天爭一鳴
《莊子·內篇·逍遙遊第一》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莊子說深海裏頭有條魚,突然一變,就變成了天上會飛的大鵬鳥。
南懷瑾先生解釋說,“鯤化鵬”這個問題含意豐富,它包含了兩個方麵——“沉潛”與“飛動”。南懷瑾先生講解《逍遙遊》告訴了人們一個道理:人生的某個時刻,或是一個人年輕之時,或是修道還沒有成功的時候,或是倒黴得沒有辦法的時候,必須“沉潛”在深水裏頭,動都不要動。隻要修到相當的程度,搖身一變,便能升華高飛了。
南先生在這裏講述的“深海沉潛”與“一怒而飛”,讓我們想起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曆史故事。春秋時代楚國著名的賢君楚莊王,少年即位,麵對混亂不堪的朝政,為了穩住事態,他表麵上三年不理朝政,聲色犬馬,實則在暗地裏等待時機,人問之,曰:“三年不飛,飛將衝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果然,不久後,他厚積薄發,勵精圖治,在位的22年間,知人善任,整頓朝綱,興修水利,重農務商,使國力日漸強盛,先後滅庸、伐宋、攻陳、圍鄭,陳兵於周郊,問鼎周王朝,成為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此正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典型。在現代社會,也有很多厚積薄發的故事;很多人在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後,披荊斬棘,終於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李·艾柯卡曾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總經理,後來又成了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總經理。作為一個聰明人,他的座右銘是:“奮力向前。即使時運不濟,也永不絕望,哪怕天崩地裂。”他1985年發表的自傳,成為有史以來非小說類書籍中最暢銷的書,印數高達150萬冊。艾柯卡不光有成功的歡樂,也有挫折的懊喪。他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叫做“苦樂參半”,1946年8月,21歲的艾柯卡到福特汽車公司當了一名見習工程師。但他對和機器做伴、做技術工作不感興趣。他喜歡和人打交道,想搞經銷。
艾柯卡靠自己的奮鬥,由一名普通的推銷員,終於當上了福特公司的總經理。但是,1978年的一天,他被董事長亨利·福特開除了。當了8年的總經理、在福特工作已32年、一帆風順、從來沒有在別的地方工作過的艾柯卡,突然間失業了。昨天他還是英雄,今天卻好像成了麻風病患者,人人都遠遠避開他,過去公司裏的所有朋友都拋棄了他,這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打擊。“艱苦的日子一旦來臨,除了做個深呼吸、咬緊牙關、盡其所能外,實在也別無選擇。”艾柯卡是這麼說的,最後也是這麼做的。他沒有倒下去。他接受了一個新的挑戰:應聘到瀕臨破產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出任總經理。
艾柯卡,這位在世界第二大汽車公司當了5年總經理的人,憑他的智慧、膽識和魄力,大刀闊斧地對企業進行了整頓、改革,並向政府求援,舌戰國會議員,取得了巨額貸款,重振企業雄風。1983年8月,艾柯卡把麵額高達八億多美元的支票交給銀行代表。至此,克萊斯勒還清了所有債務。
兩則故事,講述的是同樣的道理:成敗宛若兩重天,人生必須厚積薄發,時機未達之時,靜若處子,沉心定氣,臥薪嚐膽;一旦時機成熟,動如脫兔,靈敏應對,抓住機遇,扶搖直上。孟子曰:“大丈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南懷瑾先生說,這句話其實也是沉潛以待的深刻解讀,千年前的古人便將“厚積”與“薄發”的辯證法詮釋得淋漓盡致。
一位年輕的畫家,在他剛出道時,三年沒有賣出去一幅畫,這讓他很苦惱。於是,他去請教一位世界聞名的老畫家,他想知道為什麼自己整整三年居然連一幅畫都賣不出去。那位老畫家微微一笑,問他每畫一幅畫大概用多長時間。他說一般是一兩天吧,最多不過三天。那老畫家於是對他說,年輕人,那你換種方式試試吧,你用三年的時間去畫一幅畫,我保證你的畫一兩天就可以賣出去,最多不會超過三天。年輕人依法而行,果如老畫家所料。
在成功麵前,“厚積”才能“薄發”,急功近利隻會讓事情更糟。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問題:怎樣在不破壞天鵝高貴優雅的觀賞姿態的同時剝奪它的飛翔習性?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便是——盡量縮小水域的空間,因為天鵝在展翅高飛之前,必須有一段足夠長的水麵供它滑翔,如果助跑線的長度過短,天鵝就難以施展它擁抱藍天的理想了。久而久之,這群天鵝便會喪失飛翔的信念,甚至泯滅了飛翔的本能。人又何嚐不是如此,沉潛的日子相當於長長的助跑線,能夠讓你飛得更高更遠。成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隻有靜下心來日積月累地積蓄力量,才能夠“繩鋸木斷,水滴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