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素問·靈蘭秘典論》
譯文
膀胱為州都之官,是水液聚會之所,經過氣化作用而把尿液排出體外。
闡釋
《內經》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意思是說,膀胱為州都之官,是水液聚會之所,經過氣化作用而把尿液排出體外。
眾所周知,貯尿和排尿是膀胱的基本功能,故《內經》將膀胱比作“州都之官”。因此,膀胱的功能失常,主要表現為小便的異常。
臨床證明,溫熱蘊結膀胱時,可見尿頻尿急,小便黃赤短少;膀胱虛寒,可見小便頻數量多而色清;下元不固,膀胱失約,可見小便失禁或遺尿。
此外,膀胱的氣化功能與腎的氣化功能密切相關,並受腎氣的控製。例如,當腎陽虛時,膀胱氣化失司,可見小便短少,身體浮腫。當腎氣不固時,膀胱失約,可見夜尿頻多而清,甚至小便失禁。一般而言,邪實之證,多從膀胱論治,正虛之證,多從腎髒考慮。
現代人要做好膀胱的保健,主要是要善待自己的膀胱,盡量避免憋尿。
養生之道
為了應付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上班環境,許多上班族都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憋尿的習慣。上班族一定要善待自己的膀胱,千萬不要養成憋尿的習慣,否則年紀日漸增長之後,膀胱將會把你所有的虐待“連本帶利”還給你。
一般來說,人體正常的膀胱在尿液達到150毫升時,就會有初步的尿意,這個訊息,大概隻在大腦停留1秒,一閃就過了;而當尿液增加到200毫升時,尿意就會顯得比較強烈,大部分的人如果沒有特別留意,選擇不去上廁所,膀胱還是容許繼續憋著。不過,當膀胱尿液容量增加到400毫升時,就到了非解不可的地步。但膀胱這個容器可是有伸縮彈性的,雖然是非解不可,但如果你強忍著尿意,膀胱可允許的容量甚至可以達到1000亳升。
通常,如果要給“憋尿”下一個定義,必須要將相當富彈性的尿液數量化,一般來說,有200毫升以上的容量,就算是在憋尿了。
現代人因為來自社會的壓力大增,每個人麵對不同的工作類型,也有不同的工作環境,大家也各自發展出自己的生存法則,但是在與時間競爭下,能省一段時間就是一段時間,當然廁所也是盡量少上為宜,甚至還有人為自己能長時間憋尿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很有“力”。
其實憋尿對泌尿係統多少都會造成傷害,狀況輕微的話,會造成尿道、膀胱發炎,小便會有灼熱感,甚至會出現刺痛的狀況;再進一步會讓自己產生強烈的殘尿感,敏感的尿意會讓自己不斷地想上廁所,甚至連膀胱都已排空還會想上廁所,如果狀況嚴重,將會導致腎髒發炎,甚至長期住院,因此,上班族千萬不要刻意憋尿;但過猶不及也不好,一有尿意就要上廁所也沒必要;應找出一個“憋與不憋”的平衡點。
此外,雖然泌尿科醫師建議每天多喝水,但是為了避免憋尿,也要依照自己的工作性質調整自己喝水的節奏,這樣才能喝得健康。
養生典範
李誌廣,1915年4月生,廣州人,原廣州某醫院尿道科主治醫師。
當有人問李老健康長壽的秘訣時,李老經常會說:“不憋尿。”
這樣的回答常常讓提問者忍俊不止,但李老卻正色道:“憋尿對身體非常不好,會將身體憋出許多問題來。”
“有一次,我收治了這樣一個病人。因天冷,晚上憋尿早上小便後竟暈倒。他這樣的情況,是由於尿憋久後突然用力排尿使腦供血不足而誘發排尿性暈厥。”
“有一個50多歲的病人,特別愛打麻將,打起麻將來‘爭分奪秒’,一上桌子就是六七個小時,連起身上廁所的時間也不願‘浪費’。最後,終因尿排不出而痛得住了醫院,經診斷為腎功能衰竭。”
“還有一個病人,他坐車到廣州來,在車上他開始感到尿急,但他硬憋著,最後實在憋不下去才叫司機停車。下車後,憋得發慌的他愈急愈解不出來,最後隻得又憋著趕到了廣州。隨後住進了醫院,被診斷為憋尿憋出的前列腺炎。”
“還有人憋尿差點導致猝死。一年冬夜晚上,一位八旬老人因為長時間憋尿,早上起來昏倒在廁所裏。幸虧家人及時發現,送到醫院搶救,才脫離了生命危險。”
李老嚴肅地說:“憋尿對身體危害很大,會引發許多疾病,常見的有:尿路感染,引起“心”病,膀胱損傷,誘發排尿性暈厥,前列腺炎,膀胱癌等。因此,千萬不可憋尿,一有尿意就要去上廁所。”
最後,李老還不忘拿自己現身說法,李老說:“我之所以健康長壽,我自認為‘不憋尿’的良好習慣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