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後記訪談(2 / 2)

古古:是的,很複雜,就像我對窮人的感情很複雜一樣,因為人性本身就是很複雜的,窮人富人都是人。我欣賞富人,是欣賞他們的能力,一個人,他能成為富人,不管怎麼說,都不簡單,必有過人之處!我對富人的不屑,甚至痛恨,則大多是從道德的角度出發。

富人,不能簡單地去評價。首先,“富人”是一個群體的概念,這個群體的共同點是“有錢”,但錢的來源和途徑卻各不相同,這些“有錢”人的性格、品質、觀念、學識、背景等也都不相同。就像窮人裏麵有好人壞人一樣,富人裏麵也是良莠不齊,很難從整體上對他們有一個明確的褒貶。人都有道德上的缺陷,但如果這種缺陷損害到旁人,就要受到社會規則的約束。如果一些人能損害旁人利益而達到自己的發達,卻不會受到約束和懲戒,那就不是他個人的缺陷,而是整個社會的缺陷了。可以想像,比賽場上如果到處是搶跑的,抓扯衣服的,襲人下身的,收買裁判的——並且他們都贏了,昂首闊步上台領獎,那些輸了的人,以及廣大的觀眾,會是怎樣的心情!

人們對富人反感,其實並非是單純的嫉妒和仇恨,很多時候包含著對不公平、不健全的社會規則的抗議。好了,這個問題不宜多談,大家都可意會。

記者:這本書寫得很有激情,對窮人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是恕我直言,我們畢竟不能隻靠激情活著。所以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我覺得還不如一本《致富手冊》對窮人更有實際的幫助。

古古:在戰爭中,“戰略”和“戰術”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戰略是全局的、概括的,戰術是局部的、具體的。可以說《窮人缺什麼》提供的是戰略性的思考,而《致富手冊》則是對具體戰術的學習。

窮人當然需要實際的幫助,需要學習具體的方法,但是如果沒有清晰的思想,沒有正確的觀念,別人就是給了你一大堆方法,擺在你麵前,你也分不清誰是好的,誰對你真正有用。改變觀念就四個字,但真正做起來很難很難。如果你覺得《窮人缺什麼》真不如到處可見的《致富手冊》,那隻能說明我很悲哀!

記者:最後,請您用簡短的話告訴我們,窮人到底缺什麼?窮人的出路在哪裏?

古古:“窮人到底缺什麼?”我不在這裏回答,怕人說我太殘忍。請自己在書裏去找答案,受得了的就讀,受不了的就不讀,怪不得我。

窮人的出路在哪裏?解決了這個問題,應該得諾貝爾獎!但絕對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