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問時,安海神色鎮定,毫無畏懼。
外國審問官問道:“德國公使是不是你殺的呀?”
安海回答:“我奉長官命令,遇到外國人就殺。我是個士兵,隻知道服從長官命令。那天,我帶領二三十人,在街上見一外國人坐轎而來,我立於旁,對準外國人放一槍,轎夫立時逃走。我將外國人拖出,他已經死了。他的胸前有塊表,我拿了。同事中,有的得到了他的手槍,有的得到了他的金戒指。萬萬不料,我會因這塊表讓你們抓來。但我因殺國仇而死,心中很高興。你們就立刻殺了我,給那個德國鬼子償命吧!”
翻譯是中國人,問安海:“你那天是否醉了?”
安海笑著回答:“酒乃最好之物。我平常每次可飲四五斤,但那天實未飲一杯。你是怕我倚酒希圖減罪吧?”
安海真是個忠勇的人,一點都不畏懼,觀看的人都為他而動了感情,覺得中國的軍隊中還是有英雄的呀!
第二天,日本人把安海交給德國人,把他在克林德被殺之地處死了。
臣思量此事,理當奏聞朝廷。安海為國而死,應當得到皇太後皇上的憫惜,加以榮典。謹此具奏。
據曆史學家統計:
40年前,英法聯軍從天津進攻北京,走行並戰鬥40餘日,方才戰勝隻有大刀長矛的清軍,攻入北京城。
40年後,七國聯軍8月4日從天津出發,到8月14日戰勝有洋槍洋炮的清軍並攻入北京,共走行並戰鬥了10天。
第四節 慈禧西逃,國破家亡身何在
由兩個忠實的近臣攙扶著,步履艱難地出來了一個氣喘籲籲的人――慈禧太後。
8月14日中午,載瀾匆匆入宮通報:“老佛爺,洋鬼子來了!”
李蓮英等遂將珍妃推於寧壽宮外一口大井中。
慈禧大喜,立刻喊:“賞”,才知道無物可賞。翻檢了半天,發現竟帶著一麵黃龍國旗,便賞了李家。
光緒一哆嗦,懷裏的小木盒子掉到地上,向前滾了滾。
此山穀荒城,到哪裏去弄“滿漢全席”和“一品鍋”?
國破山河在,今後又如何?從逃亡的頭一天起,慈禧便決定同西方談判求和。
光緒皇帝的寶盒子
8月15日淩晨,夜仍然深沉,偌大的紫禁城一片漆黑,空曠無人。幾輛馬車駛進紫禁城。王宮的一扇暗門開了,一名太監一手擎著火把從門裏出來。隨後,由兩個忠實的近臣攙扶著,步履艱難地出來了一個氣喘籲籲的人――慈禧太後。當她被扶上馬車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屈膝下跪,其處境的悲慘令人感動而震悚。轅馬起步了,其餘的馬車緊隨著第一輛,蹄聲得得,馬蹄踏在硬礫石上的聲音響了幾分鍾。然後,宏偉的王宮周圍又是一片寂靜和黑暗,直至黎明――是西方聯軍攻進北京城的第一天。
幾天前,軍機大臣榮祿入見。其時,西方聯軍正在進攻通州地區,李秉衡率領著義和團前去阻敵。榮祿問慈禧太後:“如果拳民戰敗了,北京為洋人所破,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嗎?”
慈禧太後顯然深思熟慮。她說:“你應該知道賈誼的對敵策略吧?建三表、設五餌而已。”所謂“三表”者:以情愉、以愛愉、以好愉也。所謂“五餌”者:文繡以壞其目、美食以壞其口、聲樂以壞其耳、高堂遙宇以壞其腹、隆禮厚愛以壞其心也。太後說:“這些手段是管用的。兩年前,我曾經請公使夫人來咱們皇宮裏麵遊玩,我親自招待她們,她們都很歡樂。這些洋人雖然向著皇帝,不喜歡我,但我有手段,準定叫他們把意思轉過來。”
但僅僅過了一天,老佛爺就慌神了。12日,聯軍陷通州,城破之日,屈指可待。那一天白天,慈禧召見榮祿8次,召見載漪5次。晚上也沒休息,召見軍機大臣5次。但所有的軍機大臣“皆默然不發一言”。
8月14日中午,載瀾匆匆入宮通報:“老佛爺,洋鬼子來了!”
剛毅隨著跟進來,也吼著:“有兵一大隊,駐紮天壇附近。”
太後說:“別慌,恐怕是我們的回勇,從甘肅趕來護駕的。”
剛毅說:“不是呀!都是外國鬼子。請老佛爺即刻出走。不然,他們就要殺來了!”
關於慈禧夜半逃遁的事跡,有許多史料的記載。
那天晚上,慈禧僅僅睡了一個時辰,便召見軍機。但6位軍機大臣,隻有剛毅、趙叔翹、王文韶三人到了。
慈禧說:“他們(指榮祿等軍機大臣)到哪裏去了?想必是都跑回家去了,丟下我們母子二人不管!無論有什麼事,你們三人必須跟隨我走!”
忽然又對王文韶說:“你年紀太大了,我不忍叫你受此車苦,你隨後趕來罷。”
王文韶說:“臣當然盡力趕上。”
光緒皇帝忽若驚醒,對王文韶說:“是的是的,你總快快盡力趕上罷。”
慈禧又對剛毅、趙叔翹說:“你們兩人都會騎馬,應該隨我走,沿路照顧。一刻也不能離開!”
接著便作逃亡的準備。慈禧匆匆地化了裝:一身藍布衣服,好像鄉間農婦的樣子,看來是早就預備好了。梳了一個漢人婦女的頭,也是平生第一次。妝罷,太後瞅著自己鏡子中的樣子,歎口氣說:“誰料今天到這樣地步!”
三輛平平常常的騾車,偷偷地進了宮。所有的車夫都沒戴官帽。
夜3時30分,所有妃嬪齊集,太後下諭:除皇後外,誰也不準隨行。
這時,珍妃大喊了一聲:“皇帝應該留在京城。”
太後立刻對身邊的太監說:“把她扔到井裏去!”
光緒皇帝跪下懇求。太後大怒道:“起來!這不是講情的時候!讓她就死罷!好懲戒那些不孝的孩子們!叫那些人看看,他到羽毛豐滿的時候,就來啄他母親的眼睛啦!”
李蓮英等遂將珍妃推於寧壽宮外一口大井中。
光緒皇帝悲憤至極,至於戰栗。太後說:“皇帝,上你的車子吧。把簾子放下來,免得有人認識。”
又對李蓮英說:“我知道你不大會騎馬,總要盡力趕上,跟我走。”
又把車夫招過來囑咐道:“你們要盡力趕路。要有洋鬼子攔阻,你們不要說話,由我跟他們說,就說我們是鄉下苦人,逃回老家去。好啦,現在我們先到頤和園。”
當此危急之時,隻有慈禧太後一人心神不亂,指揮一切。
於是兩宮啟程,出神武門而去。其時夜色如漆,紫禁城失去了它的主人。
但所有這些史料的記載,都不如後來慈禧自己的回憶更生動。那時,她已經度過了危難,是在一種閑適的氣氛中(譯文):
洋兵是不是已經進了城,宮裏完全不知道,隻聽著槍彈飛過。那聲音全像貓兒叫――“喵、喵、喵”!
我正疑心哪裏有這許多的貓兒。當時我正在梳妝,忽然又聽得“喵”地一聲,一個槍彈從窗格子飛進來。那子彈落在地上,又跳又滾,待我仔細認著明白,真個是子彈,這才又驚又怕起來。才要向外邊查問,一眼瞧見載瀾正跪在簾子外麵,顫著聲、顫著氣奏道:“洋兵已進了城。老佛爺還不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