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在反“左”和反右的關係上,隻講右的思潮在劇變中的作用,忽視或回避“左”傾錯誤、教條主義等與蘇東演變的關係,盡管一些國家的社會主義陣地明明是由於“左”的錯誤而丟失的。或者把右的思潮、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當成敵對的最危險的思想體係,而“左”的代表人物、“左”的思潮,被當成是內部問題。“左”與右是不同性質的問題,“左”比右好,這是一種至今仍然很有市場的思維方式。“寧‘左’勿右”則成了一些人自覺不自覺的行動準則。“左”的造成損失謂之“失誤”,包括齊奧塞斯庫這類專製獨裁者的所作所為,也隻是一些令人不愉快的問題而已。根據其他國家社會主義發展的情況來看,我們的確要警惕右的,否則就會重蹈蘇東的覆轍,但主要是防止“左”,因為“左”帶有革命色彩,拿大帽子嚇唬人,好像越“左”越革命;還因為我們搞改革開放,就要探索和開辟新的道路,突破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製和觀念,而這裏的阻力主要來自“左”的方麵。在總結蘇東教訓上,同樣也是要防止右的觀點,但主要是防止“左”的影響。
現在把問題集中起來說。有的文章說,蘇東演變的“最基本”的教訓,集中起來就是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是一種有典型意義的片麵觀點。這裏不符合蘇東的實際是顯而易見的。把這個看法引申開來就更有害了。因為在這裏,我們黨的基本路線的“一個中心”沒有地位了,“兩個基本點”也隻剩下“一點”了。這樣看待蘇東教訓,就難免要回到“以階級鬥爭為綱”的舊軌道上,回到“階級鬥爭一抓就靈”的舊的思維方式上。
問題涉及搞社會主義的基本思路。如果離開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離開改革開放,離開改善黨的領導,離開相信和依靠人民群眾來談反“和平演變”,我們所講的社會主義不正是人們並不陌生的貧窮社會主義、閉關鎖國的社會主義、缺乏民主的、甚至是齊奧塞斯庫式的獨裁專製的社會主義嗎?這種社會主義正是人民群眾已經不歡迎的社會主義、缺乏生氣和活力的社會主義,也是容易為西方資產階級提供實施其“和平演變”戰略的條件的那種社會主義。
原載《國際政治研究》199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