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日本家庭教育的理論(3)(2 / 3)

在鈴木教育法中,作為培養的原則,有三點最重要;正確的方法、毅力與行動力。

擁有優秀才能的人,都是積累著正確的、反複努力的人們。看看自己的雙手,為什麼右手會比左手靈——重要的訓練;而人的能力同樣,反複的練習中會產生非凡的東西。一般的人會拉一支曲子後,就又拉拉這支曲子,拉拉那支曲子,最後還是水平平庸。鈴木讓孩子們開始時始終拉同樣一支曲子,三個月每天拉三次;同時不斷地聽這支曲子的世界最高水準的唱片,最後達到精神領域的變化。鈴木強調依靠正確的方法進行反複練習是至關重要的。

毅力也是一種能力,幫助人成功的重大能力。能力可以自己培養出來,毅力當然也必須自己培養,沒有誰一步登上山頂,著急沒有用,放棄更無望。毅力的原則就是一步步地走,不著急,也不能半途停下來休息。這個過程中,人會形成所謂的第六感覺,它幫助工作變得輕鬆容易。

人們為什麼會在“想像中”失去良機?“大多數人在兒時對父母的‘做這個’‘做那個’的強製命令中產生了抵觸情緒,反抗心把厭惡心理變成拖延的習慣;不知不覺中人對自己想做的事也無法立刻實行。機會在眼前,如果沒有抓住它,就等於放棄了它。所以說立刻著手行動是左右人一生的重要能力,人必須通過行動去培養自己。

把自己畢業心血都投入到幼兒才能教育中的鈴木鎮一在談他的目標時說:“我的第一目標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好的市民,一個優秀的人。”

如果孩子們一出生就能聽到一流的音樂,並自己學習演奏,一定會成為有豐富感受性、忍耐力和美好的心靈的人……附:鈴木鎮一家教事例

一封令人驚喜的來信

敬愛的老師:

我終於來到了盼望已久的地方。您從前住在柏林的什麼地方?這地方好像什麼時候夢見過似的……來後覺得有一種親切感。柏林大街上的建築物新穎別致。來後雖感到有點孤寂,但也感到這裏與地方上的科隆不一樣,這裏的人們高尚而有禮貌。

我昨天接受了考試,獲得柏林交響管弦樂團小提琴首席演奏家稱號。樂團的指揮者是弗裏克塞,在德國他是與卡拉揚、庫貝利克並駕齊驅的人。

現在我擔心的是,我能否勝任這項工作呢?

祝您健康。

衷心愛您的耕兒

一九六二年九月

一九六二年長野縣秋色漸深之際,由科隆到達柏林的耕兒給我寫了這封信。此前,耕兒所在的科隆是德國西部的一座古老城市,位於萊茵河中遊,是一座著名的香水城。

收到耕兒的信後,使我又驚訝又高興。

……

自日本開始有西洋音樂以後,連做夢也沒想到日本人能在歐洲獲得如此殊榮。我深知柏林交響管弦樂團的實力。日本人……,耕兒……,他們竟然被視為該交響管弦樂團最高水平的代表。

要想獲得此殊榮,須具備如下條件:

第一,具有很高的音樂靈感;

第二,具備很高的演奏水平;

第三,具有很高的人格力量。

這三項條件缺一不可。人們公認剛過三十歲的年輕耕兒已具備了上述條件。正因為如此,他才戰勝了歐洲眾多的候選者而中選。

藝術即人。感覺、心靈、行為的美好和高尚,正是學習和追求藝術者們所應走的道路。我對此堅信不移,也是我對學生所抱的期望。

耕兒專心走的這條藝術之路,正是一條為所有優秀藝術家們所崇敬的道路。最近,山田弘子加入了柏林交響管弦樂團,成為該樂團的一員。據她來信說,耕兒的地位確實了不起,她親眼看到了他受到全體團員的尊敬和愛戴的情景。

……

我清楚地知道,耕兒既愛所有的人,也尊重所有的人。在樂團中,他肯定是一位處事最謹慎,待人最熱情的人。

耕兒三歲的時候,在我的學生們於東京日本青年館舉辦的演奏會上,用小提琴進行了演奏。

當時,當藤俊哉才七歲。那天,他在東京管弦樂團的伴奏下,非常成功地演奏了紮伊茨的第三小提琴協奏曲。五歲的有洋鬆子成功地演奏完後,興高采烈地扛著小提琴跑進舞台側廳。群眾們看到她那活潑可愛的樣子,不禁哄堂大笑起來。

在這當中,三歲的耕兒拿著小提琴,在他父親吉它的伴奏下,演奏了德沃夏克的《幽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