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說話或談話時的幾條要訣
(1)顯示對別人的興趣,並激發別人的談話。談論別人有興趣的話題,先滿足人們的自尊,稍後再滿足自己的自尊。現實中我們知道,你越關懷別人,別人也越關懷你,你若真的對某人感興趣,你的興趣會表現於言詞之中。接下來,你會與他分擔憂樂,在他需要時設法幫助。後來你發現,他給你的遠超過你給他的。與會談話時,還有責任去引發他們參與談話。“天氣真好,是嗎?”是人們常用的開頭語,雖然有些僵硬,但畢竟傳遞了你的好意。如果你發現要使你的談話對象開口暢談十分困難,可以用“為什麼會……”、“你認為如何才能……”、“你的看法是……”、“你怎麼會剛巧……”、“你能不能舉個例子?”等問話形式來與對方交流。“如何”、“什麼”、“為何”,是問話三寶。如果對方回應不佳,可能因為他害羞;也許是冷漠;或許是有點笨;還有,就是你還沒有觸及他的興致。事先了解對方,可能是激發對方談話興趣的一個辦法。
(2)有條有理地說。在談話前,最好先做考慮:談話的目的、時間,要說哪些問題等等,要中肯、切題,不是漫談。防止重複、漫扯、贅述,控製時間。
(3)避免“我”字。獨占談話,在情境控製上讓別人不占優勢,會使對方感到不自由。要避免以自己為主。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經常告誡:別說“我想”,而說“你想呢?”在較為均衡的情況下,交流就會深入,彼此就會感到都有收獲。
(4)別插嘴。隨意打斷別人的談話,一方麵無禮,一方麵會挫傷別人。勿以不相關的問題打斷別人的談話;勿以無關的言論打斷別人;勿搶著替別人說完話語;勿爭辯不重要的細節而打斷別人的話語。總之,別插嘴。
(5)避免枯燥的話題。某些較私人的話題,例如狗、孩子、吃什麼、身體不舒服,還有某項運動、家庭煩惱,最好不要帶到公眾場合來談論,可能這是你感興趣的話題,而有的人不是為這個來的。健康問題留給醫生,家務留在家裏,心理問題去找心理谘詢師。
(6)勿觸怒別人。對周圍的狀況保持敏銳,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不信口去批評、談論和這些人有關的話題。話題是否恰當要視你周圍的人以及當時的氣氛而定。不要侵犯別人的隱私,不要問人家的收入或年齡;不要用傷感情的字眼,要更多地體諒別人。
(7)勿道人長短。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在他人不在場時談論可能是他人不願公開的私人瑣事,這對他人不夠尊重;或借顯露自己他人不知的秘密而提高自我身價,這都令人乏味。
(8)討論而非爭辯。特別是在朋友中間,當你爭贏了,實際也輸了,你輸掉了朋友的親密關係,因為你的勝利可能侵犯了他的尊嚴,威脅到他的自我價值感。爭吵會拆散人們,討論卻能使人們結合。家庭中的爭吵往往還會帶來更大的問題。
(9)容納他人。如果你在說話,別忽略任何人,你的視線輪流與每個人熱忱友善地交流,留意大家對你言談的反應,你會注意到別人對你的肯定。特別是那種看上去不太被人注意的人。每個人都不希望大家在一起而自己與他人格格不入。
(10)聆聽。良好談吐有一半要靠聆聽,不隻用耳朵,還有其他感官;不僅用頭腦,還得用心靈。在別人說話的時候,你是否雙目遲滯、有氣無力?甚至冷漠、煩悶?你是不是希望他趕快講完,或是自己上去講……如果有,請盡快改正。
3.演講的基本要求
團幹部在工作中經常需要通過演講和團員青年交流。這裏簡要介紹演講的特征和要求。
演講,是演講者在特定的時間和環境中,借助自己的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的信息載體,針對社會的現實問題,麵對廣大聽眾,直接發表見解,抒發感情,從而達到感召聽眾並促使其行動的一種傳播信息的社會活動。
演講有現實性、性格化、藝術性三大特征。
現實性是指演講是屬於社會活動範疇,是為現實服務的,它不是藝術創造,它不朽的生命力在於它與社會現實和時代節拍是同步的,也就是人們對演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