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團幹部運用語言和手勢的藝術(1)(2 / 3)

有這樣一個場景:人們聽某位領導作報告。如果報告者照稿宣讀,而且講稿是由秘書寫的,他連念都念得不順暢,那麼人們就會感到這位領導沒有真才實學,實在不怎麼樣。即使報告的內容不錯,也不會有什麼吸引力和感染力。相反,如果這位領導講話不用稿子,而且又講得恰當得體,生動有趣,自然會引起聽眾的注意和興趣,而且會使人們感覺到這位領導智能不凡,頗有才幹,值得尊敬和信賴。所以,口才不同,信息的價值不同,人的價值也不同。

在交流更加頻繁更加快捷的社會裏,團幹部的口語表達自然就和提高實際工作能力和自身發展聯係起來。團幹部要經常傳達上級的指示和精神,代表青年利益;組織團員青年舉行活動,在團員青年中展開調查,動員青年提高學習、創新能力等,都需要團幹部有著較好的口語表達能力。還有,團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服務對象就是青年,常常要與青年溝通、交流,就要經常和青年們說話,而說得不好青年就會不買賬,工作就難以開展;社會發展也需要團幹部作為組織的代表去和其他社會團體及個人打交道,不會說則難以完成任務,會對團的工作產生一定影響;另外,團幹部自己作為青年個體,也正在發展之中,需要有人幫助,更需要與社會的聯係和融合,如果缺少與社會的聯係,難以和他人深入溝通,也會給自己帶來不便,影響發展。因此,團幹部掌握語言的表達要領,熟悉講話、演講等需要的工作,配合適當的體態形式,對良好處理各種青年及青年工作事務,提升自我素質,進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都可以起到有益的作用。

有一些團幹部或者是團員青年認為,能寫才是真功夫,能說不算什麼,甚至有人認為能說會道就是耍嘴皮子。這是一種誤解。現實生活中也確有一些人,喜歡說空話,吹牛皮,這其實不是口才好,而是不學無術,有口無才。因為口才意味著傳遞的信息要有價值。那些淺薄庸俗的油嘴滑舌,空洞乏味的陳詞濫調,不僅算不上有口才,而且是對口才的歪曲和糟蹋。真正的口才是以心態積極、學識豐富為根基的口語表達與交流的能力,是“慧於心而秀於言”、“腹有詩書氣自華”。

語言表達的具體要求

1.說話時的音量、語調以及非語言信息要求

這裏有一些說話時的規範和具體要求。當你麵對青年需要講話、作報告或傳達有關文件精神時,可以參考。

(1)這是有效的口語傳達時應注意的。①音量:說話足夠響亮,人人都聽得到,但不至於使坐得最近的人感到刺耳;你能在幻燈機或其他設備運轉時調節自己的音量;飛機或重型設備經過時不提高嗓門,而是等其過去後才講下去。②發音:發音清楚。難字或技術詞語中的字詞逐個念出;咬字清楚。保持良好發音。③語速:使你的語速適應聽眾;語速有變化;放慢語速以強調重要材料。④停頓:停頓以表示特別強調的詞語;停頓以便聽者有時間思考重要想法或要點。⑤變化:變化語調以免使聽者厭倦;變化詞組的長度,避免反複使用例如“好”、“不”、“好像”、“你知道”和“嗯”等口頭禪。⑥音調:放鬆嗓子;改變音調以免單調。

(2)這是有效的非語言傳達時應注意的。①麵部表情及目光接觸:利用臉、嘴、眼、額及眉毛以豐富表達力;在上課時把所有聽眾置於你目光接觸之下。②姿勢:用姿勢來表達你對所講授主題的態度(例如俯身向前以示熱情);采取有助於發言的姿勢。③身體動作:利用動作以示強調並保持聽者的注意力;點頭(及微笑)以示鼓勵聽者的參與;避免踱來踱去,沒有必要走動時應站立不動。④手勢:用手勢來加強你的意旨(例如手的動作)。⑤打扮:打扮要適合當時的環境(例如在衣著、清潔、醒目方麵能符合“職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