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團幹部處理公文的方法和藝術(2)(2 / 3)

團幹部在處理公文時要注意的事項

團幹部一般接收文件多,發製文件少,但同樣負有一定的責任,所以,要注意把好幾個關口。

把好行文關

機關公文是用以指導工作和商洽工作的,應有的放矢,不能無目的亂發。有的團幹部以為“紅頭文件”威力大,有它好辦事;有的以為發文件可以用來衡量自己的工作成績;有的隻是把接到的文件再發出去,當“二傳手”;還有的把本來屬於自己職責的事,為了更有“權威性”,要求上級給予批轉行文,多發行文;另有一些本可以用電話等方式解決的問題,也依賴發文,凡此種種,都是在濫發公文,不僅影響工作效率,助長扯皮和官僚作風,還會造成極大浪費。

把好政策關

政策出差錯,就會指揮失靈,甚至引起混亂。團幹部在處理團的公文和其他文件時,一定要注意政策運用是否得當,把好這一關。在閱讀文稿時,一要先看其內容是否符合中央精神,與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令保持一致的文件,可以通過,如有違反,或有抵觸,絕對不發。二要看其提法與現行政策是否一致,有些人在起草文稿時,沒有注意到新的政策和精神,結果內容與現行政策有出入。三要特別注意文件內容要和與青少年相關的法律法規相吻合,維護好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四要注意與以往有關文件內容是否相銜接,團的工作具有連續性,應注意與相關的文稿內容銜接,避免前後矛盾。凡曆史上沒有廢止的規定,現行文就不能與之相悖;如果曆史上的一些規定今天已不適用,需要重新作出規定時,必須注明“凡過去的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或“必須同時廢止”等字樣,以保持曆史的連續性。五要看是否有與其他部門的規定相左或重複的內容。團的工作麵很大,在發文不多的情況下,如果發的文件與其他部門的文件矛盾或同樣的內容又發一遍,勢必造成不良後果。因此,團幹部在工作中要特別注意。

把好結構關

這裏指團幹部在審閱文稿時,要注意把握文稿的總體結構,看文稿是否條理分明,是否緊扣主題,段落之間有無相互照應,形成有機聯係。如文稿出現層次不清、結構重疊、內容雜亂的現象,應立即改正。

把好文字關

文稿應當行文流暢,無錯別字,標點符號使用得當,人名、地名、時間、數字、引文等準確無誤。

把好格式關

公文格式及應用範圍有嚴格的規定。標準、統一的公文格式,文麵應嚴整、莊嚴、鮮明,體現出機關嚴肅認真的精神麵貌和嚴謹、準確的工作作風。團幹部對公文格式要非常熟悉。主要應注意這樣幾方麵:

(1)文種的使用是否準確。有的文稿,“請示”和“報告”不分,將兩個文種連在一起,成了“請示報告”;有的是“通知”、“通告”混用,“通知”是用於發布行政法規、規章,傳達上級機關指示和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周知事項的文種,“通告”則僅限於在一定範圍內公布應當遵守或周知的事項,兩者不可混用;還有的是“通報”、“通知”不分,“通報”是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和傳達重要情況的文種,與“通知”有嚴格的區分;再有的是該用“函”則用了“請示”。平行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之間行文,應當用“函”,不要為了“尊重”對方而用錯文種。

(2)公文編號是否規範。編號內容一般應包括:機關代字、年號和發文順序號三部分。機關代字要規範、準確,不能隨意使用,如“區委發”、“市辦發”等,同一城市裏市,區委有若幹個,是哪個區委不清楚;市一級的辦公室也有多個,是哪個辦公室也不明確。還有年號標注要完全,不能隨意省略,如隻標注[90]而不標注[1990]。再就是發文順序號要規範。不能在順序號之前隨意加“0”或“00”。

(3)主送、抄送單位是否適當。公文的主送單位,是指與公文內容有直接關係的受文機關,即要求主辦或答複的單位。正確認定主送單位,是公文發出後能夠得到及時回複或批示的前提。抄送單位,則是指與公文內容有間接關係的單位,帶有“周知”性質。確定主送或抄送單位,要符合行文關係和行文規則。

(4)標引的主題詞是否合乎規範。為了使文件格式進一步規範化,方便機關文書立卷歸檔和適應電子計算機主題檢索的需要,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政機關的公文,都開始標引主題詞。主題標引,分高層次和低層次兩級。高層次標引,選用《主題詞表》中的詞;低層次標引,可以自由選用最確切表達主題概念的、規範化的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主題標引,主要是對文件內容的標引,不涉及文件的外部特征。每份文件標引主題詞的個數不限,一般對於每個有檢索意義的主題,標引一至兩個主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