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團員的工作方針和原則
1993年團中央《關於加強發展團員工作的意見》再一次明確了新時期團員發展的工作方針,即要積極地、有計劃地發展團員,向一切先進青年敞開團的大門。貫徹這一方針,要求團的組織在發展團員工作中遵循“堅持標準,保證質量,加強培養,積極發展”的原則。“堅持標準,保證質量”,關鍵是要堅持團員的政治標準,保證團員的政治素質,不能盲目降低團員標準,在團員發展中“送人情”,造成團員隊伍素質下降,也不能隨意拔高團員標準,對積極要求入團的青年提出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造成團員隊伍萎縮。“加強培養”,就是要注重青年積極分子隊伍建設,對要求入團的青年,認真進行教育、培養和考查,並形成一套完整的製度,未經團組織培養、考查的青年,一般不得發展入團。“積極發展”,就是要經常做好發展團員工作,保證團員隊伍健康穩定發展。
發展新團員是共青團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經常做好發展新團員的工作是團幹部的一項重要職責,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經常做好發展團員工作,是團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共青團是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共青團的基本任務是協助黨團結教育青年一代,把青年培養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隻有不斷地把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湧現出來的青年先進分子吸收到團內來,才能使更多的青年在團組織中受教育、長才幹,使共青團組織真正成為團結教育青年的堅強核心,更好地發揮團組織的教育職能,把共青團培養教育青年一代的任務落到實處。
(2)經常做好發展團員工作,是健全團的組織,活躍團的工作的需要。發展新團員是團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方麵。經常做好發展新團員工作,使團的組織不斷補充新的力量,才能保證團的組織健全,工作活躍。同時,經常做好團員發展工作,還是對要求進步青年的鼓勵和鞭策,能夠激發他們的進步熱情,使團的組織真正成為團結教育青年的核心。
(3)經常做好發展團員工作,是共青團組織自身特點的要求。共青團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堅持先進性與群眾性的辯證統一。先進性即共青團鮮明的政治屬性,群眾性即共青團的青年特點和群眾基礎。先進性是群眾性的導向,群眾性是先進性的基礎。經常做好發展團員工作,是堅持共青團先進性與群眾性統一的重要體現,如果關上團的大門,團的組織就會越來越小,共青團就會疏遠與廣大青年的聯係,喪失群眾性,同時,使先進性受到損害。共青團組織的另一個特點是其成員具有年齡限製,每年有數百萬名團員超齡離團。如果不經常做好發展新團員工作,團員隊伍就會逐漸老化、萎縮,團的組織也會逐漸消亡。因此,隻有不斷把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湧現出來的大批先進青年吸收入團,團員隊伍才能保持朝氣蓬勃的特點,團的組織才更富有戰鬥力和生命力。
發展新團員是基層團組織一項重要的經常性工作,為了保證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工作質量,基層團委和團支部都應製訂發展新團員的年度工作計劃。
發展新團員計劃,應包括發展新團員的數量和準備接收的時間,對青年積極分子培養、考查的具體措施等。製訂發展新團員的計劃必須從實際出發:
(1)要根據本單位青年積極分子隊伍和團員與青年的比例情況確定發展新團員的數量。青年積極分子數量多的單位,發展新團員的數量可以多一些,要避免死摳團青比例而將符合團員條件的青年積極分子拒之門外的現象;團員與青年比例偏低的單位,要加強對青年積極分子的培養,在堅持標準,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努力壯大團員隊伍。
(2)要統籌安排工作,把握好發展新團員工作的節奏。團支部要將發展新團員計劃與整個團的工作計劃通盤考慮,合理安排,確定發展新團員的時間,並保證高質量地做好發展新團員的各項具體工作。團支部製訂發展新團員計劃後,就要按計劃辦事,認真落實,如果情況發生變化,應及時修訂計劃。
青年入團的條件和標準
團章規定:“年齡在十四周歲以上,二十八周歲以下的中國青年,承認團的章程,願意參加團的一個組織並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團的決議和按期繳納團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這是青年入團必須具備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