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黨員管理工作流程(1 / 3)

黨員管理工作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基本途徑之一,是實現黨的政治路線的重要保證。

黨員管理是黨組織按照黨章和黨內的有關規定,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使黨員認真履行義務,正確行使權利的活動。

黨員管理具體工作是:根據黨員數量、分布和流動情況,建立黨的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對黨員進行審查和鑒定,對過好黨員組織生活進行監督、檢查工作,整頓紀律,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表彰優秀黨員,對不合格黨員進行嚴肅處理,清除黨內腐敗分子,等等。

黨員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根據黨員數量、分布和流動情況,建立黨的組織,將黨員編入一個黨組織,組織黨員參加黨的活動,對過好黨員組織生活進行監督、檢查工作,檢查監督黨員定期彙報思想工作製度、開展黨日製度、民主評議黨員製度等落實情況,黨員交納費用,進行黨員組織關係的轉接和黨籍管理,對流動黨員進行管理,整頓紀律,對黨員進行審查和鑒定,表彰優秀黨員,對不合格黨員進行嚴肅處理,清除黨內腐敗分子,等等。

(一)支部組織生活

黨的組織生活是黨的生活的重要內容。從更廣的範疇來講,黨內各種活動,包括黨小組會、黨員大會、黨的各級委員會召開的會議、黨代表大會、黨代表會議、黨內選舉、黨的民主生活會、上黨課、閱讀黨刊和黨內文件、聽取黨內報告以及黨內的其他政治活動等,都是黨的生活。

我們通常說的黨的組織生活,則主要是指由支部委員會或黨小組組織召開的,以上黨課、學習黨內文件、彙報思想、總結報告工作等為主要內容的活動或會議,支部委員會或黨小組召開的組織生活會,黨日活動、黨員彙報、民主評議黨員等,以及支部委員的黨內民主生活會。

組織生活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形式。黨的組織生活的內容主要有以下方麵: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有關業務知識,傳達中央和上級黨組織的文件、指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開展適合黨員特點的各種形式的活動。

黨的組織生活既要豐富多彩,又要富於政治性,以起到對黨員進行有效教育管理和凝聚感召的作用。

(二)支部委員會組織生活會

組織生活會,主要指黨員在支部和黨小組以交流思想、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為主要形式的組織活動製度。支部委員會組織生活會,有利於支部一班人提高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有利於端正黨風,增強團結,密切黨群關係;有利於加強集體領導,不斷改進領導工作;有利於加強支部的思想、作風建設,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

1.會議的原則。

組織生活會應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和“團結——批評與自我批評——團結”的方針,充分發揚民主,開展積極的思想鬥爭,增強政治性和原則性。會議應圍繞議題交流思想認識,總結經驗教訓,以以誠相見、與人為善的態度開展批評,達到統一思想、增強團結、互相監督、共同提高的目的,防止把會議開成單純的彙報工作或研究部署工作的會議。

2.會議參加對象。

參加對象應為支部委員會全體成員,如有必要可邀請同級行政黨員領導幹部參加。同時,可請上級黨總支、黨委派員參加,請有關黨小組長或黨員骨幹列席。列席人員可以發言,提出批評和建議。

3.會議時間安排。

支部委員會組織生活會一般每年2次;上半年的組織生活會應在7月底前召開;下半年的組織生活會應在第2年的1月底前召開。可適當增加組織生活會的次數,遇特殊情況需要延期召開的,應經上級黨委同意。

4.會議基本內容

(1)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指示、本組織決議的情況。

(2)加強領導班子的自身建設,維護“一班人”團結,實行民主集中製的情況。

(3)發揚黨的優良傳統,艱苦奮鬥,清正廉潔,遵紀守法,端正黨風和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的情況。

(4)堅持群眾路線,改進領導作風,深入調查研究,密切聯係群眾。

(5)其他重要問題。

5.會議工作程序。

(1)做好會前準備。

①根據本支部、本單位中心工作或支部班子成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上級黨委的要求,確定重點議題。

②提前10天將會議日期和議題通知應到會人員,使其做好準備。

③提前1周報告上級黨組織,以便上級黨組織派人參加。

④支部班子成員在會前要交換意見,溝通思想。

⑤聽取或征求黨內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2)開好會議。

組織生活會由支部負責人召集並主持。

通報上次民主生活會提出的問題的整改情況。

通報黨內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主持人要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引導大家暢所欲言。

圍繞會議議題,與會同誌充分發表意見,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因故缺席人可以提交書麵發言,書麵發言由主持人在會上宣讀並列入會議記錄。

在會議上對檢查和反映出來的問題應由支部解決的要積極製定改進措施,切實加以解決;需要上級黨委幫助解決的,應在會後向上級黨委報告。

如有必要,上級黨組織要委派負責人員參加,給予會議以具體指導。

專製會議記錄本,並認真做好組織生活會的會議記錄。

(3)會後工作。

①會後10天內,要向上級黨組織報送會議情況的書麵報告和會議記錄。報告的主要內容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情況,檢查出來的主要問題及整改措施,對上級黨委的建議和意見等。

②主持人或由主持人委托出席會議的其他同誌將會議情況和批評意見轉告缺席人。

③對會上提出的問題,及時落實整改措施。對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要將整改措施用適當的方式向群眾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④與會人員必須遵守保密紀律,需要保密的內容,不得外泄或擴散。對違反保密紀律的人,應視情節輕重給予必要的處理。

⑤對未經上級黨組織同意而不按時召開組織生活會的支部主要負責人以及無故不參加民主生活會的班子成員,應給予批評教育。

(三)黨員目標管理

黨員目標管理,是基層黨組織運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依據黨章對黨員的有關規定和要求,製定出黨員在各自工作崗位上應當承擔和完成的責任、任務等目標,同時相應地提出具體的數量、質量和時間要求,並建立一定的獎懲約束機製的一種管理手段。它主要是通過圍繞目標進行控製、管理和檢查評定,最終實現黨員和黨組織的目標任務。黨員目標管理有包含製定目標、實施目標、評價目標三個部分。

1.要製定好目標管理實施方案。

目標管理實施方案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實施目標管理的基本指導思想。即明確一個周期內目標管理必須遵循的指導方針、基本出發點和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