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依舊坐鎮張家口,現場處理突發事件,應對朝廷的官員往來,防止山西、宣大晉商、地主聯合官僚複辟。
憨子率領的直領人馬進駐太原,楊大年的人馬進駐大同。
另外還有以房連棟營為基層武官擴編的四個新編組營頭駐防寧武關、偏頭關、雁門關、上方堡、得勝堡等等長城關隘。
他們的任務是確保山西、宣大“紅旗軍”已經實際控製的地盤不被韃子、流寇、清軍禍害的同時改造五六萬明軍。
憨子、楊大年、房連棟等等將領不會參加朝鮮戰爭,他們手裏有“紅旗軍”正兵營六個,人馬足兩萬五千餘。
有衛所軍十八個千戶人馬足兩萬,還有被“紅旗軍”接管正在強化訓練中的五六萬明軍。
山西、宣大有了憨子、楊大年、房連棟等等六個營主將駐防,能夠調動人馬十萬左右。
如果需要,可以發動青壯年鄉勇超過三十萬,應對來自外部、內部的敵對勢力那是綽綽有餘。
這不是自自話,四百萬左右山西百姓靠著“紅旗軍”救濟才得以活命,去年底就完成了人口普查,每家每戶都有了戶口本。
憑借戶口本,百姓們就可以按照記錄的人口數量去“紅旗大糧行”借貸或者購買活命糧。
可以收養孤兒、采取互助的模式給糧食集中安置做不到自食其力的孤寡老人、殘疾人,但是不無償贈送糧食給具備勞動力的任何人,這是黃漢的一貫原則。
老百姓借貸糧食一年後歸還之時還要收取百分之十的利息,拿“紅旗軍”體係發行的貨幣銀元、銅板才能夠購買糧食。
“紅旗大糧行”已經不接受碎銀,因為原本專業分辨銀子、金子成色再用銀稱稱重量的師傅現在都在“四方錢莊”負責兌換新幣。
古代門店學徒時間為何很長?是因為要學的東西真不少,比如分辨金銀成色,分辨銅錢的含銅量都不是朝夕之功能夠學成。
隻收新幣後,夥計就輕鬆多了,畢竟新幣質量上乘,采取了這個時代最先進的鑄造工藝,仿製品是很容易辨認的。
由於有平價糧這個生活必需品,又因為“紅旗軍”體係所有的店鋪隻收新幣,因此老百姓必須把碎銀子拿到“四方錢莊”兌換新幣。
現在新幣已經得到了升鬥民和商賈的認可,基本上見不著排隊把收到的新幣立刻轉換成銀子的商家。
即便把新幣送去“四方錢莊”也不是換現銀,而是拿一張活期或者定期的存單得一些利息。
登記了戶口的老百姓,憑借糧本記錄的配給數額,隻要不超出全部是平價,精米不超過一石兩塊銀元。
戶口本把幾百萬老百姓的丁口情況摸排得清清楚楚,糧本把升鬥民的生計牢牢掌握,使用新幣讓金銀逐漸退出流通環節,經濟又在掌控之中,政通人和水到渠成。
山西、宣大的保甲聯防已經責任到人,三一練的民壯每個月都能夠拿到津貼糧五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