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爆發了(1 / 2)

瓦克達心裏不痛快,知道接下來的仗不好打也沒轍,誰讓他攤上了守衛朔州城這樣的爛事?現在隻得硬著頭皮上去跟“紅旗軍”硬碰硬。

他以正紅旗三千人馬為主力,驅使外藩蒙古輕騎兵五千,外加吳襄父子的兩千餘漢軍騎兵組建了超過一萬的第一波次衝陣騎兵隊。

瓦克達也不傻,也知道悠著點,他親自率領正紅旗直係壓陣,命令吳襄父子率領兩千餘漢軍騎兵率先衝擊展開幾裏寬的陣列漸漸逼近的“紅旗軍”。

建奴逼著漢軍打頭陣普遍存在,因為在建奴眼裏漢軍就是奴才而已,是最好的炮灰,無論死多少漢人都無所謂。

吳襄父子已經決定臨陣倒戈,為此在得知征虜大將軍率領主力在朔州城南四十裏外安營紮寨之時冒險派出心腹家丁吳厚祿試圖聯絡。

吳厚祿是家生子人機靈馬速好,得知家主意圖回歸大明心裏高興,賭咒發誓即便被建奴抓住也不可能出賣家主。

吳襄為了穩妥起見,擔心吳厚祿被建奴哨馬攔截搜查出物證連親筆書信都沒有寫。背主做竊又無法提供具備服力的證明,如何得到“紅旗軍”信任?

吳厚祿運氣還算不錯避開了建奴哨馬,發現了“紅旗軍”斥候之時主動現身投降得以進入大營,然後他就請求見征虜大將軍,言辭鑿鑿他是肩負使命。

黃漢管理軍民幾十萬,豈是一個降卒想見就能夠見得到?

不得已,吳厚祿透露出有一支清軍部隊意圖投奔“紅旗軍”他就是聯絡人。

還好負責甄別的鎮撫官做事用心,沒有置若罔聞立刻向上請示,最後吳厚祿見到了前來一探究竟的顧奎和顧吉祥。

得知這一次來的兩位軍官乃是征虜大將軍身邊的親衛,吳厚祿隻得一五一十把家主吳襄準備率領兩千餘漢軍騎兵臨陣倒戈之事講了。

茲事體大,顧吉祥和顧奎無法判斷真偽,立刻向家主彙報。

吳襄在曆史上沒有背叛大明,但是名聲太壞,是個慣於拋棄友軍逃跑的長腿將軍。

他的庶子吳三桂是個背叛大明、背叛滿清的雙料反骨仔,還曾經親手用弓弦絞死了南明永曆皇帝,向建奴表忠心。

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這父子二人見異思遷選擇投降如日中“紅旗軍”,可信度很高。

黃漢聽了顧吉祥和顧奎的敘後立刻讓他們帶吳厚祿來見,親耳聽吳厚祿講述了事情的原委後,當場給予指示。

“紅旗軍”隨時隨地歡迎吳襄、吳三桂歸明,以前之事既往不咎,屆時會根據功勞大請旨酌情封賞。

吳厚祿完成了家主重托喜形於色,磕頭不已,他賭咒發誓家主麾下漢軍都不甘心做建奴的奴才,隻要家主登高一呼,反出偽大清國的漢兒多不勝數。

顧吉祥和顧奎幾個跟吳厚祿約定了吳襄部在反戈的那一所有的人馬在左臂處紮一條紅絲帶,然後送他返回朔州城外清軍控製區。

由於沒有攜帶任何信物,回去的吳厚祿很從容,遭遇兩次伏路軍盤問和搜查都應對自如,見到了家主一五一十把征虜大將軍的答複講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