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耕農把土地投獻士大夫不定還會被盤剝得山窮水盡,但是投獻給“紅旗軍”從今往後就能夠保證土地的足一半收益,而且土地所有權不變。
為“紅旗軍”種田當然成為體係內一份子,每家每戶隻要出一丁參與集訓就能夠按月領取五鬥雜糧、六錢銀子,不僅僅得到平價商品等等好處,還有了保護傘。
地方上的衙役、胥吏再也不會來派徭役收取苛捐雜稅,任何要錢、要人的事由都有“紅旗軍”全部代付。
明末官府盤剝得民不聊生難道是崇禎願意的嗎?不是!怎麼看遼餉加正稅都不可能讓老百姓流離失所,況且崇禎還經常給某地賑濟、免稅。
也不會是封疆大吏逼得老百姓走投無路,而是那些最基層的吏、衙役。
這些人扛著為朝廷辦事的牌子,胡作非為,亂攤派吃拿卡要存屬正常,但是這些人都是欺軟怕硬的主,他們知道自己巧立名目的盤剝上不了台麵,怎麼可能敢跟“紅旗軍”嘰嘰歪歪?
以貪贓枉法收集一個胥吏、衙役的罪證容易得很,趙坤隻不過安排了兩三次,十幾個衙役、胥吏被扔進徐明揚管理下的大獄,最後判處充軍送去遼西,打那以後再也沒有人敢捋虎須。
徐明揚組織軍民守城有功,前年已經官升一級當上了荊州府同知,這還是荊州地方官和鄉紳聯名上書挽留的結果,否則徐明揚升官後會調任。
這三年時間徐明揚真的很開心,眼看著荊州在自己參與管理下,幾十萬老百姓安居樂業,該完成的朝廷稅賦從來不愁。
他更加深刻領悟到武力的重要性,他在執政期間也會遇到同僚的刁難。
每當覺得安民、養兵的政策受到了阻力之時,心腹家丁不知聯係了什麼人,緊接著就把那些不服管教官員的醜事收集了一籮筐。
用不著針鋒相對,被拿住把柄的官員都有了覺悟,知道在荊州這一任還是規規矩矩拿俸祿過日子,想刮地皮有可能送了命。
現在荊州地方官都知道,在這裏當官保準能夠出政績,但是也保證得不到實惠,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絕大多數官員都接受了這個事實,不再存有癡心妄想。
靠近長江的這個地肥水美的地方,隻要不存在人禍,災的威力不可怕,人禍不僅僅是流寇打家劫舍,還包括官府橫征暴斂。
荊州如今有了徐明揚這樣的好官,有了“紅旗軍”這個堅強的後盾,這方水土何止能夠養活這方人,還能夠結餘大量糧食支援山陝、河南。
這就是黃漢以後的執政綱領,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嚴格管理官員、吏員、衙役。
這些人相當於後世的公務員,隻要做到公務員不吃拿卡要依法辦事,不懶政、怠政,這個國家自然欣欣向榮,老百姓肯定能夠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