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2 / 2)

著、著,鄭國昌情緒不由得激動起來,他目光炯炯瞧向群臣,大聲質問道:“不知那日共同商談遼餉的大人此時是何感想?不僅僅不按時下撥遼餉還單方麵毀諾,朝廷還要不要臉了?”

被鄭國昌質問,群臣卻無話可,因為太多重臣見證了五年平遼計劃,邸報也早就刊印了具體內容。

很明顯建奴的第一意圖是從薊鎮突破,然“紅旗軍”布防得當,建奴偷雞不成蝕把米後知難而退。

征虜大將軍及時示警,朝廷也做了防範,然而建奴選擇在宣大、太原三鎮的邊牆下手簡直是勢如破竹。

朝廷又不是隻有“紅旗軍”,軍費也不是僅僅三十萬兩白銀一個月的遼餉,其他邊軍和各路將領的人馬也是朝廷花銀子供養的軍隊。

現在看來朝廷每個月花幾十萬兩銀子養的其他軍隊,絕大多數都是做了無用功,最後還得“紅旗軍”力挽狂瀾。

此次建奴大舉犯境,征虜大將軍沒有任何責任,朝廷根據協議也不可以征調在訓練中的那些用於收複遼東的兵馬,誤了五年平遼大計劃。

可是征虜大將軍不肯做看客,不計較得失欣然同意提兵前往山西、宣大跟建奴拚命,如此態度誰還能挑得出毛病?

皇帝得知“紅旗軍”已經在行動,安心了不少,道:“征虜大將軍忠勇可嘉,朕心甚慰,戶部必須在十日內下撥所欠遼餉不得有誤!”

程國祥原是戶部二把手,心裏有數,知道侯恂多多少少有些刻意刁難征虜大將軍的意圖,估摸著還妄圖收取好處。

誰知大半年時間裏,“遼餉”變成了鐵公雞一毛不拔,因此才被惡意拖欠了兩個月。

戶部沒錢肯定沒錢,有錢總會弄出錢來,全看戶部尚書的態度,如今程國祥這個尚書態度端正,根本沒有一絲為自己撈好處的念頭。

他立刻出班表態道:“臣領旨,斷然不會少了即將跟建奴奮戰的‘紅旗軍’餉銀。”

鄭國昌趁熱打鐵道:“陛下,老臣也不知征虜大將軍為何要承攬鑄幣之事,更加不知道這裏會有什麼好處?

但是老臣識得自家女婿,他從來不做作奸犯科之事,更加不會坑害朝廷。

他斷言由‘紅旗軍’鑄幣利國利民,對此老臣深信不疑,故而老臣請陛下恩準!”

崇禎也不知道同意黃漢鑄幣會發生什麼,但是相處了這些年。貌似黃漢從來沒有坑害過大明,也沒有欺騙過自己。

他毫不猶豫答應道:“鄭愛卿替征虜大將軍請旨鑄幣,朕準了,內閣即刻擬旨司禮監批紅下達。”

不少在鑄幣中有利益相關的文臣和勳貴傻了眼,可是此時鄭國昌風頭正勁,皇帝心情糟糕,跳出來被扔進昭獄那可不好,一時間麵麵相覷,沒人做傻傻的出頭鳥。

黃漢注定會樂滋滋拿到鑄幣大權,以後伴隨著一係列改革,貪官汙吏通過吃火耗來盤剝升鬥民的日子將要一去不複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