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金銀銅幣(2 / 2)

鄭國昌知道女婿無利不起早,疑惑道:

“你把錢做得如此精致有利可圖嗎?二文、五文的錢無傷大雅,超過十文甚至於那相當於一萬文的金幣,百姓、官吏能夠放心用嗎?你莫要竹籃打水一場空啊!”

黃漢信心滿滿道:“隻要朝廷同意‘紅旗軍’鑄幣,如何大行下用不著任何人擔心,我保證不出三個月,升鬥民會去‘四方錢莊’排隊兌換新錢。”

鄭之惠已經完全服了黃漢,他相信黃漢做得到,問道:“不知大將軍如何使得新錢能夠大行下?”

黃漢會有一係列推廣方略,此時沒有必要多談,簡單介紹到:

“錢幣是用來購物的,軍民和官僚拿著當銀一兩的銀幣就能夠買到一兩銀子價值的貨物,還無需稱量,多方便?久而久之當然大行下。”

鄭之惠點頭道:“饒是如此,用不著看成色稱重量直接使用確實與民方便。咱家一定會向子介紹新幣的好處。”

鄭國昌也認為有道理,道:“隻要手裏的錢能夠買到東西,百姓們確實不會排斥新錢,老夫會竭力促成此事。”

老丈人和鄭之惠是如此態度,黃漢當然樂於接受,笑道:“閣老和鄭公公把升鬥民放在心上為新幣美言善莫大焉,本爵謝過了。”

為了讓皇帝安心,監軍太監鄭之惠和鄭國昌第二就往京師趕,如今從山海關到達京師不會鞍馬勞頓。

因為以工代賑之時都會組織青壯年修路,這條官道修繕得寬敞平整,足夠奔馳帶減震四輪馬車的需要,沿途也建設了服務區提供換馬服務。

山海關到達京師廣渠門六七百裏而已,四輪馬車一路換馬用不著起早帶晚,保證兩內能夠趕到京城。

鄭國昌回京複命,在朝堂上當麵質問戶部尚書侯恂為何拖欠糧餉足兩個月,難道不知“紅旗軍”需要的糧餉遠遠不止這些?

朝廷斷餉導致“紅旗軍”嘩變大明將要如何應對?誰擔得起這個責任?

鄭國昌乃是就事論事,因為去年跟女婿談遼餉份額占比之時侯恂就是當事人之一,當時十幾位重臣和內臣的一致公認朝廷給三十萬兩銀子,黃漢還得貼補三十萬才能夠開銷。

戶部尚書拖了兩個月遼餉,承諾按時發足餉收軍心的女婿豈不是要墊付一百二十萬兩白銀?老丈人心疼女婿,當然跟侯恂不會客氣。

侯恂哪裏肯退讓,進行狡辯,大倒苦水,指出拖欠糧餉長達半年甚至於一年的軍隊多著呢,“紅旗軍”才拖了兩個月不算什麼。

這倒是實情,鄭國昌不由得一時語塞。

誰知接下來就有人趁機做文章,閣臣薛國觀立刻跳出來彈劾侯恂靡餉誤國,緊接著首輔溫體仁附議,接下來幾十個禦史、給事中都來踩一腳。

原因很簡單,黨同伐異,侯恂是地地道道的東林黨,鄭國昌率先放炮,這樣的大好機會溫體仁焉能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