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歹是笑道:“祖大壽、吳襄等等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主,我軍隻要成功困住吳襄的三四千人馬,恐怕他們就會失去戰心,選擇歸順我大金十之八九。”
“奴才明白,這一次的行動不求攻擊犀利,隻求形成包圍圈漸漸地收緊,大汗放心,參與行動的人馬中有兩萬都是八旗子弟,區區吳襄的三四千人跑不了。”
吳襄擅長逃跑,長山之戰扔下主將張春跑贏了諸多同伴,兒子吳三桂也是長跑健將,鬆山之戰跑贏了六個總兵官,扔下了洪承疇。
表裏山河的山西名不虛傳,吳襄父子的人馬在要求進入大同城被拒絕後逃得很果斷,然並卵,路不熟,山路不好走,影響了長腿將軍的逃跑速度。
後金軍經過濟爾哈朗統一部署後目的明確,加上蒙古輕騎兵幾萬人馬撒開大網,他們在吳襄部逃入靈丘道之前兜住了這幾千明軍。
剛剛開始之時吳襄和吳三桂還不知道他們就是被算計的對象,不知道參與圍困他們的後金軍高達三四萬,發現前方有建奴堵截之時,吳三桂率領已經發展到六百餘的鐵甲家丁衝陣。
二十出頭的三桂子果然驍勇,麾下家丁也都敢打敢拚,一個突擊打得堵截的多鐸損失二百餘騎被衝亂了陣腳,還好兩黃旗六千人馬及時趕到戰場。
豪格見居然有一支明軍騎兵敢戰來了精神,他大笑著率領噶布什賢超哈一千騎跟吳三桂的鐵甲家丁對衝。
建奴精選的白甲兵組建的前鋒營比吳家鐵甲騎兵家丁隊厲害多了,一次兩軍交錯三桂子的人馬就少了一大半,而對手隻有十幾人落馬。
在後麵觀戰的吳襄瞧得肝膽俱裂,一向目中無人的三桂子遭遇慘敗看看身邊的家丁已經不足二百,而建奴那支戰鬥力恐怖的騎兵還有一千腿肚子不由得哆嗦起來。
然而騎兵對衝的戰場沒有時間動腦筋,豪格率領人馬重新整隊再次發起衝鋒。
精氣神完全被打掉的三桂子和剩餘家丁哪敢再次對衝,他們無一例外發出“媽呀!”一聲驚叫,撥馬就往回跑,家丁隊都開始逃跑了,其他明軍還會選擇作戰嗎?
沒有這樣的可能性!兩三千人一哄而散,他們都在比馬術,不求跑贏後金軍,隻求跑贏同伴。
“完了、完了!”沒能夠再次跑出好成績的長腿將軍吳襄欲哭無淚,他拔出佩劍想抹脖子,可是怎麼也下不去手,最後他長歎一聲扔掉了寶劍。
吳襄驅馬迎著建奴而去,他此時手中不是拿著佩劍也不是拿著戚刀,而是揮舞著一塊白色的毛巾,這東西還是黃氏織布廠的新產品。
以前的大明包括整個世界都沒有毛巾整個產品,黃漢在徐妙妍、徐妙茹伺候著洗臉之時想到了後世的毛巾,隨即大體畫出了原理圖和草圖寄回虎穴城大學堂科研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