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崧此言一出,在座的文官武將都點頭讚許,他們何嚐不知乞丐、流民混跡在洛陽城是個不安定因素。
隻不過真的進行驅趕,哪怕沒有激起民變,也會導致大部分乞丐、流民凍餓致死,頒布一個政令直接導致成千上萬窮苦人死去,這樣的罪名誰能夠擔得起?
黃漢笑道:“世子的顧慮是明擺著的,當然不能把流民、乞丐趕出城不聞不問,可以在城外安排一些被流寇過境毀了的莊子安排這些人。
也可以把他們安置在寺廟、道觀裏,每五更施粥兩碗還是必不可少,需要的糧食可以由大戶認捐。”
這些話是黃漢用來試探朱由崧,看看這子有沒有擔當,會不會率先表態拿出糧食,福王家的錢糧何其多也,拿出糧食給乞丐、流民每吃兩碗粥,還不至於把肥胖的福王吃瘦了。
朱由崧聽出了要向大戶攤派糧食的意圖,沒有接茬,福王府裏還輪不到他當家,給不給糧食那要看他父親的態度。
黃漢見自己開口建議大戶出糧食滿堂賓客和福王都裝聾作啞也不生氣,依舊心平氣和道:
“流賊凶惡,生仇視達官貴人,往往被攻破城池裏的升鬥民不定還有活路,大不了被他們裹挾成為流賊。
富貴人家基本上不會留下性命,女眷更是生不如死,家中的錢財、糧食會被洗劫一空,豪宅十有八九被付之一炬。
因此本爵認為大戶人家在麵臨流寇過境的惡劣情況下一定要精誠團結,切切不能舍不得錢財、糧食。”
這都是實情,流寇破城所有的富人都會家破人亡,可是沒有到生死邊緣的危急時刻,基本上不會有多少富人肯傾盡全力出錢糧跟守軍同舟共濟。
見妹夫要求大家出糧食遭遇尷尬,鄭孝文道:“本官赴任不久手中沒有多少糧食,本官願意出兩千兩銀子用以購買糧食救濟流民、乞丐。”
見知府開了口,洛陽同知和通判等等下官紛紛開口認捐糧食一百石到五百石不等,接下來也有一些文官武將口頭認捐。
福王雖然沉迷於酒色,但不是傻子,如此情況下再不開口就沒臉了,他依舊笑嘻嘻道:“這些年收成少了本王府裏也沒有餘糧啊!這樣吧本王節衣縮食湊出兩千石糧食。”
算算賬黃漢開口化緣總共能夠得到六千多兩銀子和五千石糧食接濟流民、乞丐。
第二鄭孝文就組織人手清查戶籍,與此同時在入城的“紅旗軍”配合下抓捕流民、乞丐送出洛陽城外安置,當晚上髒兮兮、亂糟糟的洛陽城就清爽了不少。
洛陽和開封等等大城“四方快運”一兩年前就已經入住,旗衛也紮下了根,在黃四方親自布置下這一兩年有十幾個旗衛已經成功混入流寇隊伍。
執行這種危險任務的旗衛基本上不是單打獨鬥,而是采取三人團的方式進行,也是為了便於管理和互相監督。
隻不過流寇實在太爛,經常被官軍打得抱頭鼠竄,現在已經有好幾個旗衛枉死於官軍剿殺,還活著的旗衛基本上成為流寇老營馬匪,還有人混到了中級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