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2 / 2)

崇禎皇帝了解了來龍去脈,心裏不由得佩服黃漢的果斷,對於他得罪了不少士大夫倒是樂得如此,如此多的文官武將跟東平侯對立,皇帝反而放心了許多。

他歎口氣道:“大明由於流寇禍害而撂荒的田畝何其多也,難道就是種這一百萬畝才有利可圖嗎?見人家花心思、出人、出錢糧保住了收成要來撿便宜,居然敢鬧到朕這裏,實在可惡!”

曹化淳道:“陛下高屋建瓴看待問題一針見血,那些大人隻瞧見了東平侯即將到手的糧食,根本無視東平侯前期貼進去的銀子和糧食。

況且今年春幾十萬流寇聚集在太行山東南麓,彰德府、衛輝府形勢嚴峻,那裏沒有‘紅旗軍’堅守,哪有那麼多的老百姓能夠安心種地?”

崇禎道:“曹伴伴言之有理,接下來還要關注此事,有什麼風吹草動立刻來回稟。秋後糧食入庫之時也得盯緊點,朕單要看看東平侯這一次要發多大財。”

曹化淳躬身答應道:“老奴醒得,如果東平侯太過廠衛分絕不會袖手旁觀。”

幾百封彈劾東平侯跋扈、侵占他人田產的奏疏被皇帝留中。

太多禦史、給事中無風還會掀起三尺浪,有現成的權貴黃漢作為靶子,這些言官不僅僅寫彈劾奏疏,甚至於在朝堂上直接噴口水。

為此了解內情的鄭國昌和徐光啟不得不跟諸多官員打嘴仗,導致幾次朝會吵成一團如同到了菜市場,最後當然是不了了之。

皇帝也在冷眼旁觀,他想看看黃漢在糧食入庫後如何安排,如果這些糧食還是如同以前那樣借貸給老百姓度日也還罷了。

發現黃漢高價賣出糧食,他就準備論證那些田畝租約是不是存在以權謀私。

那時皇帝會找幾個不服氣的地主指控東平侯如何以勢壓人,最後一定會給予黃漢嚴厲處罰,罰沒一部分糧食順理成章。

誰知到了八月下旬峰回路轉,黃漢這一次如何使用即將到手的糧食讓皇帝根本沒想到。

東平侯預知了收獲之時送來奏疏懇請子下旨發動漳河、衛河、南運河一帶的民夫疏浚河道,並且承諾以收獲的馬鈴薯和甘薯給民夫提供口糧和勞動報酬。

把黃漢的奏疏看了又看後,皇帝龍顏大悅,他對身邊伺候的王承恩道:“以工代賑確實妙不可言,諸多青壯年在挑河工地上吃到飽肚子拿到錢糧作為報酬,自然就不會成為流民變成流寇。”

黃漢的奏疏王承恩一目十行瀏覽過,知道大體內容,見子高興心裏歡喜,湊趣道:

“陛下此時承諾給錢糧發動幾十萬勞役疏浚河道,這些勞役在秋、初冬不需要消耗家裏的存糧還能夠掙回錢糧,會讓太多家庭再也不愁春荒。”

王承恩聯想到了升鬥民的日子,聽得崇禎滿麵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