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史、給事中的彈劾不是空穴來風,東平侯采取先造成事實再威逼地主簽訂租約,確實存在仗勢欺人的嫌疑。
皇帝在禦書房看看言官們彈劾黃漢的奏折,又瞧瞧錦衣衛、東廠的密報,再看看徐光啟、鄭國昌洋洋灑灑的奏疏,若有所思。
曹化淳、王承恩和東廠二號人物司禮監秉筆太監之一鄭之惠見皇帝看完密報不發一言都靜靜地等待。
良久崇禎道:“東平侯好大手筆,居然直接圈了良田百萬畝擅自安排人耕種,他跟地主協商田租之時恐怕難免以勢壓人吧?為何東廠、錦衣衛沒有替苦主出頭?”
有正義感的王承恩得到了情報彙總,他年齡跟皇帝相仿遠不如曹化淳和鄭之惠這兩個老家夥滑頭,見子發問沒有人回答,仗義執言道:
“陛下,事急從權,當時流寇過境沒有人能夠預知那些賊子將要鬧騰到何時,老百姓都逃了或者躲入城中,田畝大量撂荒。
又由於遭遇春旱,沒有人澆水保苗,那些已經播種的土地大有可能絕收。
如果當時東平侯瞻前顧後就不可能完成幾十萬畝田畝的補種,也不可能保住幾十萬畝的麥苗,也就不可能在秋得到收獲。”
崇禎很平靜地看著王承恩道:“王伴伴的意思是東平侯沒有做錯?他難道沒有以勢壓人?”
王承恩道:“奴婢不敢妄議孰是孰非,但是奴婢知道農時不等人,理清了百萬畝土地的所有人,再一一簽訂租種合約恐怕到了年底都無法完成,如今河南流民遍地,糧食能夠救命啊!”
崇禎點頭道:“言之有理,照此來東平侯快刀斬亂麻有功無過,鑒定的租約僅僅是十年的租種權,完全跟侵占他人田產扯不上關係。”
鄭之惠道:“陛下,老奴親自負責調查此事,但凡是有主田畝都是簽訂了十年租約千真萬確,隻不過……”
崇禎道:“其中有什麼隱情大膽講出來,不要吞吞吐吐,東平侯做事朕心裏有數,他豈是肯吃虧之人。”
鄭之惠道:“陛下聖明,東平侯真的不會吃虧,因為有三十萬畝良田已經沒了主家,這些地自然被東平侯笑納,老奴估摸著諸多言官揪著不放就是眼紅這裏的好處。”
崇禎很嚴肅道:“東廠、錦衣衛多方查證過沒有,那三十萬畝良田的主人真是死於流寇禍害?有沒有出現繼承人也不明不白死去的情況。”
曹化淳道:“陛下,東平侯是個很驕傲的人,他不屑於欺負弱者,東廠、錦衣衛尋了不少原地主查訪,可以斷定東平侯沒有殺人謀奪田產的罪行。”
得到了曹化淳這個廠公的肯定答複,崇禎臉色柔和了許多。
王承恩道:“陛下,奴婢認為事情的起因是東平侯不僅僅把地圈了,還搶農時完成了補種,能夠預期秋後會得到幾十上百萬石糧食的收獲。
如今糧食價格太高了,擁有如此多的糧食就意味著超過百萬兩雪花銀。
這麼大的財富眼紅之人自然不知凡幾,想要討回田畝的地主都跟朝堂上的大人們有關係,或者私下裏就是這些大人的產業,他們當然要彈劾東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