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跡官場身不由己啊!
黃漢來到京城連妻子麵都沒見著就不得不陪著一大群將領、宦官去不夜城喝酒,接下來又去桑拿,一直到了半夜三更才回到了府邸。
妻妾都沒睡,一直在等著夫君回家,一身酒氣滿身疲憊的黃漢隻能打起精神跟嬌妻愛妾噓寒問暖,接下來當然還有那事兒……
第二,黃漢就安排六百裏加急傳達了調兵入關的命令。
“紅旗軍”出動四個把總騎兵、八個把總步兵其中有女兵兩個把總、炮兵一個把總、還有一個把總工兵、一個總旗醫務兵、一個總旗宣傳隊。
入關作戰的將佐有袁思明、桑羽、張揚、秦妡怡、秦蓉、王根生、劉在旗、劉大壽、穀如山、彭懷義等等,總人數四千一百餘,全部是漢人將士。
這出於打內戰之時完全是同室操戈的緣故,不能帶領外族騎兵入關參與屠戮漢人,也不想讓蒙古人看到山陝、河南赤地千裏的困境。
此次必須轉戰幾千裏已經毫無疑問,轉戰萬裏都大有可能,軍需、糧草的消耗不會少。
此時正好過了農忙時節,征調預備役不會影響糧食生產,黃漢傳達了征招隨軍勞役五千的命令。
這五千人當然是完成了基礎訓練的衛所軍,他們這一次的任務主要是運輸,倆人一組推獨輪車行軍,車上裝載的糧食不得少於四石。
沒有人會反感參加軍事行動,因為一旦參戰所有的將士們包括勞役都是享受雙餉,每一次戰事結束都會有大批將士們得到晉級,衛所軍轉為正兵的比例高達八成。
因此黃漢征調衛所軍作為輔兵、勞役的命領下達後,所有的屯戶都積極報名,人數不下三萬,最後當然是選拔了完成了軍事訓練體格強健之人。
內地剿寇能否成功關鍵所在就是糧食,加上步兵一伍配套的獨輪車,這一次出動獨輪車足有三千二百架之多,除了裝載其他軍需,足帶上一萬石軍糧。
其實一萬石糧食真的不多,也就能夠維持一萬人馬不到半年的消耗。
大明有製度,客兵參戰到達地頭由地方上的州府提供糧草,皇帝也答應黃漢確保“紅旗軍”的糧草供應,想來以黃漢的地位和凶名,巡撫和知府不敢怠慢。
但是黃漢知道山陝、河南的具體情況,不能過分依賴操蛋的地方官僚,屆時地方上真拿不出糧食殺了當官的也於事無補,自己多帶上獨輪車,多運糧食做到有備無患。
況且如果真的用不著也不打緊,山陝糧食價格高得嚇人,賣出一部分不僅僅能夠獲利,還能夠緩解糧食危機。
五千衛所軍進入河南後估摸著沒幾就用不著推車了,屆時肯定會有太多身強力壯的河南漢子來做勞力,這些衛所軍完全可以當做戰兵使用。
即便他們的戰鬥力比不上“紅旗軍”正兵,也要比內地官軍強太多。
黃四方麵見黃漢得到了命令,他必須組織“四方快運”在河南尋找幾座城池或者宗族武裝的山寨建立補給點,在那裏必須有一萬石以上的屯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