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化記憶力不錯,跟京營一萬多人馬並肩作戰半年多,對這些將領比較了解。
他如數家珍般介紹麾下將領,每介紹一人這位將軍就得來到黃漢麵前跪下磕頭。
這不是客套,而是因為黃漢已經是超品侯爵,按照大明禮製巡撫這樣的文官都得叩拜。
這麼多人,介紹一個磕一回頭,黃漢還得上千攙扶多麻煩,他客客氣氣道道:
“諸位將軍莫要行大禮,咱們都是在戰場上刀刀見血的漢子,搞這些俗套沒意思,你們抱拳,本爵還‘紅旗軍’單手禮即可。”
見黃漢如此通情達理,許多將軍都大聲答應,介紹了不少武官,唯有一個剛剛被提拔為遊擊將軍的人吸引了黃漢的注意。
此人中等身材,大概三十出頭,虎背熊腰瞧上去孔武有力。
黃漢暗自思量,原來他就是周遇吉,寧武關戲文裏的主角,今日終於見到活人了。
周遇吉是個忠肝義膽的好漢,崇禎十七年春他在太原淪陷,忻州、代州相繼失守的情況下依舊為國盡忠血戰闖賊。
他堅守寧武關死戰,身負重傷被生擒後仍然破口大罵賊兵不願屈服,最後被闖賊吊於高竿之上亂箭射死。
喪心病狂的闖賊射死周遇吉後還怨氣難平,命令麾下賊兵將周遇吉碎屍萬段。
不僅僅周遇吉忠勇,連他的老母、妻子都是忠義千秋的楷模,寧武關失手後,周家滿門老在周遇吉發妻帶領下死戰不降,最後全部被燒死在堅守的寧武關公廨。
忠烈無處不在,漢奸也比比皆是,不分人群。
武將有慷慨赴死的滿桂、趙率教、周遇吉、曹文昭叔侄、王廷臣、楊國柱等等,也有祖大壽父子、吳三桂、劉良佐、馬光遠等等漢奸賣國賊。
太監有忠義千秋的王承恩、方正化等等,也有恬不知恥的軟骨頭杜勳、高起潛。
文臣有書讀到狗肚子裏去了的東林黨魁錢謙益、孫之獬、洪承疇之流,也有為國而戰死而後已的盧象升、史可法、孫傳庭諸多英烈。
黃漢不管對方是哪一個陣營,隻要是肯為了國家而戰的他都願意結交,士大夫、太監、武人都一視同仁。
來喝酒的京營武將和錦衣衛佐領大多數城府不深,開席後幾杯酒下肚就少了拘謹多了俠氣,推杯換盞喝得不亦樂乎。
黃漢跟李若璉、方正化豪飲又跟剛剛認識的遊擊將軍黃得功、孫應元碰了杯,然後趁著酒興特意拉過周遇吉喝酒,而且連幹三杯。
此時的周遇吉隻不過是個從三品遊擊,一文不名,得到黃漢如此禮遇激動不已,方正化和李若璉、婁允等等老朋友都覺得奇怪。
黃漢拉過方正化,鄭重其事到:“方公公,你知道本爵為何能帶兵且善戰否?”
許多人聽見了這一嗓子,立時放下酒杯凝神細聽下文。
沒人認為黃漢是酒後狂言,因為人家戰功赫赫,大明無人能及,眾人都期盼能夠得到東平侯酒後真言。
方正化來了精神急切道:“不知,咱家願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