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李下,東江鎮舊將也比較理解,選擇了配合,在這段微妙的時刻盡可能不出軍營。
其實皇帝和黃龍、金聲純粹多慮,毛文龍被平反昭雪,毛承祿心裏的疙瘩早就解開。
他在幾萬軍民麵前大肆屠戮建奴戰俘獲得“百人斬”惡名的故事被傳得家喻戶曉,使得後金軍欲擒拿他挫骨揚灰。
在這種情況下,毛承祿根本沒有動過造反投降建奴的念頭。
叛亂積極分子陳有時早在前年就已經為國捐軀,尚可喜在曆史上根本沒有參與登萊叛亂,而是在黃龍戰死後才投降了後金,因此東江鎮其實目前是安定團結的。
沒有了黃龍帶著東江鎮水營出現,“紅旗軍”水營樂滋滋吃了獨食,在哨船、型戰船搜尋盯梢下,在漁民自發跟蹤下,跑散的叛軍船隻無一漏網,算計登萊叛軍圓滿收官。
這一次在關鍵時刻出手又使得黃漢發了一筆橫財,還使得“日月海運”多出八九十艘商船,多出五艘可以在遼海服役的三桅炮船。
繳獲的戰船、商船都要維修,特別是那些衝灘和觸礁的二號福船。
還好中國船擁有抗沉的多密封艙設計,觸礁的二號福船上的一部分叛軍跳海逃生,再把一部分舉手投降的兵丁撤離後,福船立刻空了不少。
沈憲宜安排水手和俘虜登船把火炮和財物搬空,再進行簡單的應急處理,觸礁的船基本上能夠駛入不太遠的青泥窪船塢修理。
以後青泥窪會發展成為船舶建造基地,因為這裏有得獨厚的條件,最起碼東江鎮搞來的木材運輸距離少了九成,這會節約太多成本和勞動力。
還有一個原因很重要,虎穴城畢竟在山海關內,鬧得動靜太大上上下下不好交代,朝廷已經在猜忌,如果某些人出壞點子由朝廷來接管虎穴城船塢怎麼辦?
翻臉?抗旨?這就意味著是要造反的前奏,虎穴城會引得諸多大明軍隊來完成包圍,就如同包圍登州那般。
這對於大發展中的“紅旗軍”體係肯定會是一個不能接受的結果。
損失難以估計,首先京師不夜城的投入肯定會被充公,接下來是灤州的煤礦、工廠、作坊,緊接著就是永平府和撫寧衛的二百餘萬畝屯田……
還有今年幾十萬以後會發展到上百萬兩的遼餉份額,雖然遼餉不夠養軍,但是也能夠達到一半的水平,跟朝廷翻臉就會失去這個每年唾手可得的大筆收入。
這樣的損失太大了,因此如果朝廷真的要強行接管虎穴城船塢,黃漢隻能采取拖字決,然後偷偷的趕緊轉移設備搬家,最後留給朝廷一個一般般的船塢交差。
金州和旅順口之間一兩千平方公裏的半島會被經營成為商賈雲集的獨立王國,把青泥窪建設成為一個大明最大的軍港,在岸上建立水手學校,建立水師的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