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登州平叛,證明了訓練京營人馬卓有成效,接下來怎麼辦?
自然應該是再次選拔京營將士們加強訓練,減少影子兵、樣子貨,增加敢戰、能戰之人。
確實如此,其實崇禎皇帝從來都是不拘一格提拔人才,隻不過他的眼力實在夠嗆。
曆史上從破格用一介布衣申甫為副將帶著七千人馬送死,到把一個從來沒有帶兵經驗的翰林院庶吉士連升八級委以重任帶領幾萬人馬肉包子打狗,以及委以袁崇煥這個大忽悠相當於下兵馬大元帥的權力等等。
一樁樁、一件件充分明崇禎肯用人、渴望得到人才,可惜他實在不是一個知人善用的英主,一句話,崇禎資質有限,他太平庸了,根本駕馭不了內憂外患的末代大明。
現在有了被證明知兵的家奴方正化,崇禎一定會大用特用,子親軍錦衣衛也會獲得比曆史上好太多的權力。
孔有德斷臂求生拋下一大半人馬揚帆出海目標鎮江堡,這一片海域東江鎮人馬無比熟悉,自認為到達目的地奪取立足點再聯絡後金爭取到一個好的投降條件不在話下。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等得花兒都謝了的黃漢終於在二月十四日晌午得到了登萊叛軍的船隊出海的消息。
有二十幾艘“紅旗軍”哨船會一直尾隨監視,不會跟丟這比較龐大的船隊,知道事關重大,水營還有幾艘新式戰船在接應。
沈憲宜主抓這一次的跟蹤任務,他會不間斷派遣哨船報告叛軍船隊已經到達的位置,以及按照他們的船速和航向大致判斷五個時辰後,叛軍船隊應該在什麼位置。
在旅順口集結的戰船傾巢出動,最大的三艘戰船排水量已經在一千五百噸左右,跟繳獲的荷蘭甲板大戰船烏德沃特號個頭差不離。
早就完成修繕煥然一新的烏德沃特號已經服役,現在的見習船長是沈明。
“紅旗軍”水營已經擁有排水量超過五百噸的戰船足二十七艘,除了兩艘繳獲的荷蘭戰船其餘全是硬帆、軟帆混搭中西合璧的老閘船式輪槳新戰船。
水營已經把原有的二號福船和朱印船等等,全部淘汰成為了“日月海運”的運輸船不配備火炮。
去年在建造三艘排水量一千五百餘噸的戰列艦之時加大了建造船的力度,水營現在擁有排水量在一百噸到三十噸的哨船和型戰船達到七十二艘。
排水量三十噸的哨船隻裝備兩門一磅弗朗機炮,排水量六七十噸的型戰船裝備兩門三磅弗朗機炮,排水量一百噸的裝備六磅弗朗機炮兩門。
發展型快船裝備火炮是為了巡航海域,也是為了下一步進入長江甚至於內河作戰做裝備。
這個時代海運是最有效率的存在,從山海關發兵趕到湖廣曠日持久累死三軍,但是乘船經過南通州進入長江趕到江夏、武昌府一個月時間足矣,將士們還是一路看風景如同集體旅遊般愜意。